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半按 核電專案「重啟鍵」長青網文章

2012年06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6月04日 06:35
2012年06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日前,《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獲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消息甫一傳開,即被外界普遍解讀為凍結了一年有餘的核電項目審批開閘在即。


發展核電 等不起繞不過

上述倘能夠獲得通過,絕非一帆風順。據靠近決策層的人士透露,圍繞發展核電的步伐及規劃,在決策層亦有不少的爭議,日本的核泄漏事件曾一度使這種爭議近於白熱化。然而,長遠來看,核電仍是中國等不起、繞不過的必然選擇。


目前中國電力結構中,火電發電量佔比超過八成,核電發電佔比很小,截至2011年末發電量不足2%。按照國家減排承諾,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比要達到15%,形勢嚴峻。


此外,中國長期以來電力供應緊張的形勢未得以根本改變,業內預計,今年中國電力缺口或達4000萬千瓦。唯有發展核電、太陽能等新能源,才能有望在滿足國民需求的同時,踐行減排承諾。


除了日前通過的《核安全規劃》,據透露,《2020年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及《核電安全規劃》的相關報批工作也已完成,總投資高達70億元的四川省仁壽縣雲端核電設備專案近日正式開工建設,種種迹象表明,中國重啟核電專案的「另外一隻靴子」或於近期落地。


一個不能被回避的背景是,鑑於中國前4個月經濟表現欠佳,最高層已將「穩增長」置於政策首位,相關投資專案的獲批呈現加速之勢,選在此時重啟核電項目,耐人尋味。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前由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首次將「發展技術成熟的核電」置於風電、光伏之前。


業內預計,到2020年,中國核電裝機將達到7000萬千瓦左右。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中國核電可預期的市場規模可達上萬億元,核電項目重新開閘對於去年日本核泄漏以來陷入停滯的相關產業可謂利好。


然而,「能力愈大,責任愈大」,歷次核安全事故的陰影無不提醒世人,核電永遠是高懸人類頭頂的一把達摩克利斯劍,如何將風險降至最小,成為決策者的心頭結。


第三代核電技術成主流

此次國務院通過《核安全規劃》中,對核電站的抗震、抗洪能力,可靠單元的供給能力、事故預防和緩解能力以及環境監測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申今後的核電發展必須將安全擺在首位。


有官員透露,在此方針下,技術較為成熟的沿海核專案將先於內地重啟。


此外,在安全性被高度關注的情况下,第三代核電技術技術無疑將成為今後發展主流。目前最被看好的是國家核電的AP1000和美國通用的ESBWR兩種技術,其中AP1000就是目前正在推動國產化的第三代核電技術。


業內人士認為,在國產三代技術還不成熟之時,鼓勵充分的市場競爭而非動輒行政干預,有利於分散風險、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