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地署懶理違規 少收租400萬長青網文章

2012年06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6月01日 21:35
2012年06月01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地政總署再被批評監管不力,申訴專員公署調查發現,全港逾500幅以1元象徵式租金租予非牟利團體的土地,部分管理不善,有牟利團體以「1蚊租」營辦國際學校11年,令政府損失逾400萬元市值租金;亦有團體原擬辦戒毒中心,最終土地荒廢17年,申訴專員黎年指土地是重要公共資源,批評地政總署處理程序鬆散。


申訴專員轟程序鬆散

據了解,被指以「1蚊租」經營的學校為大嶼山國際學校,本報昨午致電學校,但無人接聽。該校分別在塘福和貝澳設校舍,其中貝澳校舍曾遭一牆之隔的鄰居投訴學童噪音太大,2009年被頒消減噪音通知書。


學校網頁顯示,學校一年學費為5.84萬元,有教育界人士按學校面積1萬平方呎估計,校內約有逾100名學生,保守推算辦學團體每年可收取584萬元學費。


部門各自為政 審批「求其」

現時地政總署管理約4900幅短期租約土地,逾570幅只收取象徵式租金,供團體作非牟利用途,公署調查當中50幅土地,發現地政總署與審批申請的政府部門各自為政,未有獲足夠理據便批出土地,對團體有否按規條使用土地不聞不問。


地署沒追討少收租金

其中有機構於1994年獲批以1元租金營辦非牟利小學,至1999年學校改名兼改為牟利,前教育署未有查證,亦無通知地政總署。翌年地政總署接獲投訴,得悉學校已改為牟利,惟一直未有跟進,直至2010年9月,始向辦學機構開始收回每年40萬元的市值租金,容許團體以「1蚊租」牟利11年,估計令政府損失逾440萬元公帑。據公署理解,地政總署未有追溯之前少收的租金。


戒毒中心荒廢17年

公署亦發現,有宗教團體1993年申請在大嶼山一幅1070平方米地皮上的舊校舍辦戒毒中心,禁毒處和地政總署於3年後知道該團體把土地丟空卻一直無跟進,審計署於2010年發表報告,指該處自80年代以來開始荒廢,原有校舍一直原封不動,地政總署同年才採取行動終止租約,一拖17年。另外,地政總署亦發現有臨時工業區的管理辦事處,早於2001年已被管理委員會「租上租」變成工場,土地上同時搭建了10多間僭建寮屋作飯堂、士多,地政總署自2002年向委員會發最後警告後,至今逾10年仍未執法。


用地租上租 10年未執法

申訴專員黎年批評,地政總署未有按指引每3年巡查一次,容許團體「自動續租」,亦無深究申請短期租約是否有理據,促請署方嚴格執法,各政府部門亦要有清晰溝通,協助監管。


地政總署發言人表示,各分區地政處會在租約續期前向相關決策局或部門查詢是否支持續租,有關部門須確認租戶身分與土地用途並無改變;教育局歡迎公署建議,表示會全面配合;保安局禁毒處亦稱,已覆檢資料,確認無類似個案,同時已加強合作,確保類似問題不會重現。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