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邵逸夫獎昨公布今年得獎者名單,向5名科學家頒發獎項。今年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由德國科學家弗朗茲-烏爾里奇.哈特爾,以及美國科學家亞瑟.霍里奇平分,表揚二人研究蛋白質折疊機制的貢獻,有助科學家找出治療腦退化症等因蛋白質折疊錯誤而導致的疾病。
邵逸夫獎另設有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3個獎項,每個獎設有100萬美元(780萬港元)獎金,若得獎者多於一名將會平分獎金。
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由德國馬丁雷德的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學研究所長弗朗茲-烏爾里奇.哈特爾,及美國耶魯大學遺傳學教授亞瑟.霍里奇獲得;二人自1989年起,即開始研究蛋白質的折疊結構。
聯合醫院腦神經科醫生吳炳榮解釋,人體內大量氨基酸會組成一條類似直線的蛋白質鏈,而蛋白質鏈要靠「分子伴侶」指示,「變形」成正確的立體組合,成為正常蛋白質;若「變形」出錯則會成為不正常蛋白質,引起腦退化症等病變。他指出,理解機制後,科學家可想辦法找出防止蛋白質鏈「變形」出錯以及治療方法,但估計由研究到臨牀實驗以至廣泛普及需時漫長。
天文學獎得主則同時頒給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行星與太陽系外行星研究院主任大衛.朱維特,以及越南裔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珍.盧共同平分,表揚他們在1993年發現太陽系海王星以外,充滿了數以萬計每個直徑逾50公里的冰凍物體,有助科學家了解行星形成初期情况。
另外,數學獎則頒給法國高等科學研究所教授科馬克西姆.康采維奇臬,表揚他研究數學理論「鏡像對稱」的貢獻。
楊振寧:華人得獎不算少
對於今年並無華人科學家得獎,評審會主席楊振寧指出,獎項設立至今有5名華人獲獎,佔總獲獎人數一成,認為華人得獎者不算特別少,而且中國科研比歐美落後。以天文學獎為例,中國沒有大型天文台,全球最大的天文台也不在中國,估計隨着中國經濟起飛,未來10至20年中國的科研競爭力將相應提升。
邵逸夫獎另設有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3個獎項,每個獎設有100萬美元(780萬港元)獎金,若得獎者多於一名將會平分獎金。
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由德國馬丁雷德的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學研究所長弗朗茲-烏爾里奇.哈特爾,及美國耶魯大學遺傳學教授亞瑟.霍里奇獲得;二人自1989年起,即開始研究蛋白質的折疊結構。
聯合醫院腦神經科醫生吳炳榮解釋,人體內大量氨基酸會組成一條類似直線的蛋白質鏈,而蛋白質鏈要靠「分子伴侶」指示,「變形」成正確的立體組合,成為正常蛋白質;若「變形」出錯則會成為不正常蛋白質,引起腦退化症等病變。他指出,理解機制後,科學家可想辦法找出防止蛋白質鏈「變形」出錯以及治療方法,但估計由研究到臨牀實驗以至廣泛普及需時漫長。
天文學獎得主則同時頒給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行星與太陽系外行星研究院主任大衛.朱維特,以及越南裔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珍.盧共同平分,表揚他們在1993年發現太陽系海王星以外,充滿了數以萬計每個直徑逾50公里的冰凍物體,有助科學家了解行星形成初期情况。
另外,數學獎則頒給法國高等科學研究所教授科馬克西姆.康采維奇臬,表揚他研究數學理論「鏡像對稱」的貢獻。
楊振寧:華人得獎不算少
對於今年並無華人科學家得獎,評審會主席楊振寧指出,獎項設立至今有5名華人獲獎,佔總獲獎人數一成,認為華人得獎者不算特別少,而且中國科研比歐美落後。以天文學獎為例,中國沒有大型天文台,全球最大的天文台也不在中國,估計隨着中國經濟起飛,未來10至20年中國的科研競爭力將相應提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