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小小長毛象見證地球暖化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27日 12:00
2012年05月27日 12: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生活在42,000年前的長毛象寶寶柳芭(Lyuba),因為地球暖化而解凍,重新呈現在人類眼前,既讓我們了解冰河時期的動物生活和環境變化,亦令人反思人類對自然生態的破壞等問題。

 

     香港科學館導賞員劉瑛11年來,義務為不同展覽提供導賞服務,這次在香港科學館的「冰河時期長毛象寶寶展覽」中,她與另外29位導賞員肩負向市民介紹小長毛象柳芭的「神秘任務」。

 

     劉瑛表示,獲通知要為新工作接受訓練時,展覽內容還是保密,上課時才知是柳芭到了香港,感到非常興奮。

 

     她說:「柳芭的樣子很親切,我最喜歡牠的嘴巴和眼睛,好像向人微笑招手,我感覺大家好像是朋友。」

了解長毛象的背後

 

     科學館安排約60個導賞團,讓超過1,300名老師和學生,與柳芭近距離接觸。

 

     劉瑛相信柳芭從跨越數百個世紀再現,帶來了重要信息。「柳芭本來冰封在永凍層,既然是永久凍結的冰層,為何牠會再出現?有人認為是因為地球暖化,令永凍層開始溶化,才令柳芭再現。」

 

     她期望公眾或能在30分鐘的導賞環節中,不單了解絕種數萬年的長毛象和現代大象有很多共通點,還要反思如果人類繼續破壞環境,某些品種的大象也可能步長毛象後塵,難逃絕種厄運。

 

     根據專家的研究,居住在西伯利亞雅馬爾半島的柳芭,活了32天便不幸死亡,之後被冰封,直至2007年5月,積雪融化,當地人在河床上發現牠的遺骸。

 

     雖然缺少腳趾甲、尾巴和一隻耳朵,但柳芭仍是世上保存得最好的長毛象標本。牠不僅身體保存完好,身上仍保留不少毛髮,專家還在牠的胃部發現母乳和雜草等食物殘渣。

 

     香港科學館助理館長陳淑文建議市民細心留意標本上的細節,「牠皮膚的摺痕和身上的斑點,活像火山口的模樣,相信是被冰封時身上的礦物痕跡。」

 

保存環境要求嚴格

 

     陳淑文說,柳芭雖已製成標本,但對溫度和濕度要求相當高,尤其是香港的天氣較為潮濕,標本箱氣溫須保持在攝氏22至23度,相對濕度50%或以下,所以館方特別安排24小時空調,讓牠時刻保持最佳狀態。

 

     標本箱設計亦有特別規格,陳淑文說:「標本箱中央預留一條空隙,有助空氣流通,避免濕度太高,破壞標本。柳芭的腳踏着一些像雪的物料,是由質素較佳的紙張造成,營造雪地環境之餘,也令濕度保持穩定。」

 

     柳芭在尖沙咀香港科學館展出,讓公眾免費參觀,展期至6月10日。在特定日期,設有「寶寶柳芭奇遇記」互動故事環節,透過故事情節和互動遊戲,讓兒童認識柳芭的啟示。詳情可瀏覽科學館網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