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六四紀念館」每日除有一兩名支聯會資深義工留駐,其餘導賞員都是年輕人。記者兩日造訪紀念館,都見一男一女的「90後」坐在門兩旁看書,一見訪客進來便主動介紹展館,其中一人是今年讀中六的阿晉。
考畢文憑試的阿晉原與朋友一起到馬會申請暑期工,但面試當天他沒空,最後朋友獲聘了,沒有他份兒,其姑媽是支聯會資深義工,介紹他到紀念館幫手,他便來了。
讀《08憲章》打發時間
六四紀念館雖獲好評,但人流不算多,平日更是「小貓三四隻」,為打發時間,過去少有關注內地人權情况的他,隨手拿起諾貝爾和平獎得獎者劉曉波寫的《08憲章》,以及《王丹獄中回憶錄》等書籍看。「其實他們寫的都很和平,都是想為中國好,不明白為何要得到這待遇。」經過數星期的閱讀、與訪客溝通,阿晉直言加深了對六四事件的了解,亦明白支聯會的堅持。
「秋後算帳 寧可信其有」
然而,阿晉與內地人一樣,同樣怕鏡頭、怕樣貌被認出。記者問他會否介意上鏡,他說﹕「唔好啦,我還想當警察。」記者問﹕「你覺得香港真的會這樣?真的會有秋後算帳?」這年輕人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嘛。」
考畢文憑試的阿晉原與朋友一起到馬會申請暑期工,但面試當天他沒空,最後朋友獲聘了,沒有他份兒,其姑媽是支聯會資深義工,介紹他到紀念館幫手,他便來了。
讀《08憲章》打發時間
六四紀念館雖獲好評,但人流不算多,平日更是「小貓三四隻」,為打發時間,過去少有關注內地人權情况的他,隨手拿起諾貝爾和平獎得獎者劉曉波寫的《08憲章》,以及《王丹獄中回憶錄》等書籍看。「其實他們寫的都很和平,都是想為中國好,不明白為何要得到這待遇。」經過數星期的閱讀、與訪客溝通,阿晉直言加深了對六四事件的了解,亦明白支聯會的堅持。
「秋後算帳 寧可信其有」
然而,阿晉與內地人一樣,同樣怕鏡頭、怕樣貌被認出。記者問他會否介意上鏡,他說﹕「唔好啦,我還想當警察。」記者問﹕「你覺得香港真的會這樣?真的會有秋後算帳?」這年輕人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嘛。」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