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95歲的秦駱維坤與子女關係良好,但獨居天水圍,過慣熱鬧生活的她始終有點不習慣。義工黃祐衡夫婦自製片皮鴨、雲腿凍等哄長者歡心,去年更在駱婆婆生日時送上親手製香蕉蛋糕,令獨居長者驚喜萬分。夫妻笑言一向「為食」,參加活動助人自助,除了大飽口福,更可從這些「活寶貝」身上聽故事。
香港獨居及二老長者家庭愈來愈多,他們難得熱鬧開飯。明愛天悅長者中心早前獲得「Love Ideas Love HK」資助,主辦「老友家常便飯」活動,配對義工為長者做飯,已協助100名長者。
研食譜為長者做低糖餐
黃氏夫婦已退休,黃先生笑說,當初參加很大程度出於「私心」。自女兒到外國留學後,夫婦難得做一頓豐富飯餐。機構提供了長者飲食宜忌清單,夫婦除了按單「執藥」,還不時到酒樓「偷師」。一年下來,他們鑽研了雲腿凍、片皮鴨,連餅皮也自己搓;打邊爐,黃太先細心為雞魚起骨;長者偶而提及酒樓的鵝掌味精濃肉又不夠腍,黃太便急急翻食譜謀對策。黃先生希望與老友記吃飯,「真真正正坐在一起像一家人!」。組員中有貪吃的糖尿病婆婆,每次做布甸、蛋糕等,黃太總會體貼多做一份「低糖餐」。
曾隨兒子移居加拿大的駱婆婆06年回流香港,獨居天水圍,「好像邊疆般,出了城!」駱婆婆是社區中心活躍義工,活動時間表擠得密密麻麻,在港女兒亦不時探望,但自小在大家庭生活的她,獨居畢竟有點缺失,直至參加開飯活動。
忘收生日蛋糕 婆婆:好開心
她最難忘去年9月生日,黃太奉上親手造的香蕉蛋糕,「好開心好突然﹗有人記得自己生日﹗」她坦言回港後已甚少在生日當天與家人吃飯。除了大飽口福,組員間亦互相支持,樂觀的駱婆婆最希望感染因白內障而經常鬱鬱不歡的組員。「快樂要靠自己找,我也可以不快樂,快樂又是這樣過,不快樂又是這樣過」。
做義工反思與家人關係
另一組別義工荳荳和淑媚均是家庭主婦,同樣花心機為長者煲響螺雞湯。荳荳笑言,面對配對長者的要求他們總是有求必應,但回想對父母卻未有如此百般遷就,活動亦讓她反思與家人關係,笑言要補做一頓豐富晚餐給家人。
明報記者 袁柏恩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