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德發「2年零息債」 泛歐債無望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25日 06:35
2012年05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德國在本周三首次發行2年期的「零息票債券」(Zero-coupon bond),獲得相當不俗的反應,成功出售45.55億歐元的2年期零息票據,雖然期內不會派息,但按折扣價換算,孳息率為0.07厘新低。由於目前正值歐債重燃危機的時刻,德國選擇此時首發「零息債」,「泛歐債券」更難實現。


簡單來說,一般債券(如10年期長債)會按發行條款,每季或每年向持債人派發票息(coupon),直到到期贖回本金為止。相反,「零息票債券」贖回期前,都不會支付利息,但債券發行時,以折扣價賣給投資者,然後待到期日以正價贖回,投資者藉此賺取差價,大部國家(例如美國)發行「零息票債券」都是一年期或以下。


不少讀者可能會問,「零息票債券」也是債券的一種,當債券到期,德國亦需要還錢,而且德國亦有發行3個月及6個月的「零息票據」,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當然,德國發債後兩年的確需要還錢,但重點是年期夠長,若只有3個月或半年,贖回期太短,很快又要再融資,難以對德國中長期財政有顯著幫助。相較之下,2年期「零息票債券」成功發行,兩年內毋須繳付任何利息,減低了德國政府每年要付的利息支出,若2年期「零息債」成功大量發行,德國政府將變相每年都多了錢可用。


德近乎無成本借錢

現時「泛歐債券」談得興起,法國、意大利等國都表態支持,但德國今次成功發行2年期的「零息債」,德國的發債成本再進一步下跌,差不多可以說是「無本借錢」,德國豈會願意一同發行「泛歐債券」,把自己的利息成本扯高,去幫歐元區的窮親戚?所以,經過這次拍債實驗後,德國一定更不願發行泛歐債。


更重要的是,連美國亦不會發行的2年期「零息債」,德國也成功做到,背後原因,都是聯儲局進行QE後,以2008年起新增的美國國債計算,有六成都是聯儲局買了(見圖),追求「安全投資」的投資者若不想承受聯儲局買債,導致美元貶值的影響,不買美債,最好的選擇就是德國國債,故德國2年期「零息債」叫好亦叫座,勢令德債債息下跌,但帶來的副作用,就是進一步加劇區內成員國發債成本差異,對歐債危機並不是一件好事。


明報記者 謝德健

逢周一、三、五刊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