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儲蓄6年買樓 投資收入助減按揭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25日 06:35
2012年05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陳小姐今年25歲,剛踏入社會工作半年,每月收入為2.1萬元。以她的年紀及工作年資,收入算是不錯。根據陳小姐資料顯示,她沒有負債,每月扣除9250元的家用及必要開支後,仍餘下11,750元。陳小姐沒有透露個人消費開支,但假設她並非「月光族」,並以每月6000至7000元消費支出推算,每月應可儲蓄約5000元,財政狀况良好。


可存人幣或月供股票基金

陳小姐的理財目標是於六年後置業,買入價值200多萬元的物業。以一個約250萬元的物業、並以九成按揭計算,首期約25萬元。雖然陳小姐現有7萬元的儲蓄,但考慮到她每月家用支出佔其收入的三分之一,相信她有一定的家庭負擔,故建議保留現有70,000元現金作應急之用。在銀行存款利息跑輸通脹的情况下,陳小姐可將八成現金兌換至人民幣,受惠人民幣升值。


陳小姐現訂立的六年期儲蓄投資計劃,除了要應付約25萬元的物業首期外,更須考慮簡單裝修、家具等雜項,粗略估計約須額外10萬元支出,合共至少35萬元。事實上,單以陳小姐每月儲蓄5000元計算,即使不作任何投資,6年後已可累積至36萬元,故相信她有足夠的能力達到目標。然而,為了提升其財務靈活性或減少按揭貸款,筆者仍建議她作一些低至中風險的投資。


近日環球股市急挫,但要永遠要記住「危中有機」,資產價值調整卻可視為長線投資的入市時機。筆者建議,陳小姐可考慮參加股票/基金的月供投資計劃,以「平均成本法」分散投資風險,這不但可受惠於以較低成本購入優質股票/基金,同時可減輕因市况波動而造成的心理壓力。陳小姐亦表示擔心投資虧損會阻礙她的置業目標,故選擇投資工具時,應以中低風險為主,並注意其保本能力、資金鎖定年期及變現能力。


陳小姐承受風險的意願較低,目標回報亦不能定得過高,大概可以本港過去3年平均通脹(約5%)作為目標回報。由此推算,陳小姐每月只須儲蓄約4200元,6年後便可累積35萬元作置業之用。她的投資組合可以防守性為主,建議她將不少於六成的投資配置在定息資產上,而餘下則可投資較高風險的股票,令她的投資組合既有穩定收入,亦具資本增值潛力。值得留意的是,債券及股票的相關性不大,而不同市場的相關性亦不同,資本通過分佈在不同投資工具上,可有效降低單一市場風險。


投資定息債券基金增防守性

現時市場提供很多不同的定息投資選擇,建議加入較高比重的環球債券基金,這類基金以投資於國債及政府相關機構的高級別債券為主,防守性較高,但平均回報大多只有3%至6%,未必滿足陳小姐的目標回報。因此,可加入一定比重的高收益基金,該等基金主要投資於新興市場債券及企業債,潛在回報較投資美國國債為高。由於陳小姐沒有投資經驗,並對股票、基金及投資市場的認識不深,故不建議買入個別股份。相反,她可以通過買入基金或ETF參與股票市場,並首選中國及香港市場。現時內地A股的估值已明顯回落,而內地經濟增長速度仍高於歐美國家,故可考慮投資大中華股票基金或A50中國指數ETF(2823)、盈富基金(2800)等交投活躍的ETF。此外,北美及東協股票基金亦是近年表現較佳的類別。


梁健兒

AMTD證券及財富管理 業務部證券分析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