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不少中大學者都對胡秀英教授的離世感到悲傷和惋惜。胡秀英1969年到中大任教時已成為其學生的中大學者畢培曦形容,「胡教授是一本活字典、活網頁」,40年來他與胡秀英亦師亦友,在她身上了解到研究植物的樂趣;另一中大教授林漢明說,胡秀英常走到草地上花多個小時看植物,循循善誘學生解開植物的奧秘。
「本想修動物學 因胡選擇植物」
胡秀英初到中大任教,當年畢培曦只是大學一年級生。他說﹕「當時的我對植物學並沒有多大興趣,我本想修讀動物學。後來因為修讀了胡教授的學科,胡教授會到課外教學,採集標本,漸漸引起我的興趣。」胡教授詳細地講解各植物的特性、形狀、器官等,以有趣的活動教學令畢培曦最終選擇了植物學科。
帶學生上山 兩小時詳解所有植物
畢培曦形容他和胡秀英的關係是很親密的,亦師亦友。他又形容胡秀英是個知識的寶庫,是本活字典、參考書,隨時隨地可解釋植物的名稱、種類、相關資料等。畢培曦表示,胡秀英對植物學分類學科,特別是冬青、菊科和蘭科有重大的貢獻,是國際權威。
另一中大教授林漢明亦深受胡秀英的影響,特別是在教學方面。林漢明憶述﹕「胡教授是個用心教學的教授,早年她身體較好時,會親自帶學生到戶外學習,例如到山坡上看植物。又有一次,站在一塊小草地上,胡秀英用了整整兩個小時的時間講解草地上所有植物的詳細資料,在她身上可以學到很多。」林漢明讚揚胡秀英是有教無類的老師,無論是學生或是其他市民,胡秀英都會用心向他們講解植物的一切。
「本想修動物學 因胡選擇植物」
胡秀英初到中大任教,當年畢培曦只是大學一年級生。他說﹕「當時的我對植物學並沒有多大興趣,我本想修讀動物學。後來因為修讀了胡教授的學科,胡教授會到課外教學,採集標本,漸漸引起我的興趣。」胡教授詳細地講解各植物的特性、形狀、器官等,以有趣的活動教學令畢培曦最終選擇了植物學科。
帶學生上山 兩小時詳解所有植物
畢培曦形容他和胡秀英的關係是很親密的,亦師亦友。他又形容胡秀英是個知識的寶庫,是本活字典、參考書,隨時隨地可解釋植物的名稱、種類、相關資料等。畢培曦表示,胡秀英對植物學分類學科,特別是冬青、菊科和蘭科有重大的貢獻,是國際權威。
另一中大教授林漢明亦深受胡秀英的影響,特別是在教學方面。林漢明憶述﹕「胡教授是個用心教學的教授,早年她身體較好時,會親自帶學生到戶外學習,例如到山坡上看植物。又有一次,站在一塊小草地上,胡秀英用了整整兩個小時的時間講解草地上所有植物的詳細資料,在她身上可以學到很多。」林漢明讚揚胡秀英是有教無類的老師,無論是學生或是其他市民,胡秀英都會用心向他們講解植物的一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