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企也涉造數 上藥瀉25%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24日 06:35
2012年05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繼內地民企涉及造假後,連國企亦捲入造假風波。本報收到的匿名信指出,國企上實集團持有的上海醫藥(2607),去年5月上市後的3項收購涉嫌存在造假行為,目的是為粉飾帳目,以迴避中證監規定及讓管理層獲得超額利潤分成,內地媒體《21世紀經濟報道》昨天亦有類似報道,上藥股價昨天暴跌25%。上藥晚上則發澄清通告,強調被指有問題的收購都遵照國際及內地會計準則,符合內地及香港監管規定。


《21世紀經濟報道》指上藥的問題交易,5月初開始遭中證監及港交所(0388)調查。上藥昨天遲遲未發公告交代,亦沒有停牌。結果上藥A股跌停板,H股亦一度暴跌35%,收市跌近25%,收報9.11元,比招股價23元縮水六成,成交高達4.9億元。


大股東賣新亞 誇大盈利6000萬

本報獲得的匿名信指出,去年9月上藥以15億元(人民幣.下同)收購大股東上藥集團旗下的新亞藥業部分抗生素業務,為達到收購後該公司2011年營業收入達到1億元的預測承諾,避免要按照中證監《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須補償預測及實際盈利差額。上藥被指在去年第四季行業不景下,透過費用分攤、收取技術服務費用和銷售代理費等多種手段,向上藥集團旗下公司新先鋒轉移成本、確認收入,部分費用甚至根本沒有實際交易,從中將新亞的盈利誇大增加6000萬元,令其去年全年營業收入去到1.29億元,剛好達標。


新先鋒虧損不作披露

另外,今年4月上藥以2314萬元再向上藥集團收購新先鋒的專利、專有技術和商標等無形資產;又收購新先鋒存貨,租賃其土地、廠房、設備用於生產,實際上是將新先鋒的主要資產全部收購,但上藥僅按照普通資產收購交易披露,因此不用披露新先鋒去年的財務數據。而新先鋒在2011年實際上是出現虧損。


另外,《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今年2月上藥作價3億元收購康麗製藥,但康麗製藥出現股權及知識產權糾葛,拖拉到4月才解決,然而上藥卻急不及待在今年首季業績計入康麗製藥的營業收入。


上藥的澄清通告回應指控時稱,公司國際審計師羅兵咸永道及內地審計師普華永道均對2011年財務報告無保留意見,普華永道也對新亞去年財務報告無保留意見,兩間公司的收益和利潤完全遵照會計準則。


在新先鋒的收購上,通告指已履行了國有資產評估備案的相關程序,完全符合內地及香港關於關連交易的監管規定;而上藥指由於年初已獲得對康麗製藥的實際控制權,因此首季將其財務報表合併入上藥的財務報表,符合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另外,上藥也強調,未收到中證監或港交所任何調查通知。


明報記者 陳子凌、關穎欣、杜婧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