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房委倡引住戶負擔因素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22日 06:35
2012年05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公屋租金「可加可減」機制引入以來,每次加租都惹來社會反對,需政府考慮從其他途徑抵消加幅的影響。有房委會委員批評機制名存實亡,建議政府重新檢討,包括在機制內引入公屋住戶負擔水平等因素。


批評機制名存實亡

統計處數據顯示,與2009年相比,2011年的工資指數增加12.9%,而針對專業人士、經理級別的名義薪金指數亦增加8.5%,但按機制運算的公屋住戶收入水平卻高達16.24%。消息人士表示,機制是當局以隨機抽樣方式蒐集數據釐定,按屋邨地區分佈,每年抽取2.4萬個住戶入息資料作審查,認為較客觀。


房委會委員蔡涯棉認為,機制未能反映住戶實際負擔能力。他解釋,現時機制一併計算私樓租金加幅,過去兩年私樓租金加幅,與公屋租金有明顯距離,且機制亦未能反映高通脹下住戶非住屋開支水平大升的情况,建議政府在機制引入住戶負擔水平,以更反映實際情况。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