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本時港間今晨6:07分,迎來長達3分鐘的日環食「天文現象」。為目睹罕見的「太陽指環」,本港天文愛好者昨午已聚集尖沙嘴星光大道,部分更準備通宵留守至今晨日環食出現。在日本,有民眾近日則發現了3張百多年前拍攝到的日食罕有歷史照片。
全港可見 東面效果最佳
本港是首個見到這次日環食的地區之一,若天氣良好,全港各區都能看到,在東面視線無阻礙的地區效果尤佳。下次在香港全部地區都能看到日環食,要待673年後,即到2685年。日食在今晨約5時40分開始,最精彩的日環食(即「太陽指環」),約在6時07分出現,為時約3分鐘。香港天文學會外務副會長余惠俊表示,是次日環食會先在海南和香港附近地區出現,接連到台灣、日本等地、再跨越太平洋抵達美國西岸。香港天文學會昨於尖沙嘴星光大道舉辦天文太陽觀測活動,估計過千人參加。學會亦會於網上直播整個日環食的過程。
日環食是月亮運行至太陽和地球之間,而月亮和地球距離又相對較遠,月亮剛好遮住了太陽中間的部分。但觀賞日環食現象絕不可用眼睛直視,必須用合格的太陽濾鏡。
當年明治政府不惜工本觀察
在日本,今次日環食現象也廣受注目。這是日本時隔逾百年後再觀測到日環食,共同社報道,家住東京的老照片收藏家石黑敬章,近日發現了3張1887年8月19日在新潟縣拍攝的日食照片。照片上寫有「內務屬杉山正治撮影」等,並標有英語。杉山當時是內務省下屬的陸地測量師,明治政府把1887年的日食觀測,視為「國家事業」,投入了很大力量,杉山等人員便特意在新潟縣永明寺山住了約1個月,使用焦距1400毫米的望遠鏡拍攝了日食。石黑說,「從照片可發現,不論是以前還是現在,人們對天體觀測的熱情從未改變」。
全港可見 東面效果最佳
本港是首個見到這次日環食的地區之一,若天氣良好,全港各區都能看到,在東面視線無阻礙的地區效果尤佳。下次在香港全部地區都能看到日環食,要待673年後,即到2685年。日食在今晨約5時40分開始,最精彩的日環食(即「太陽指環」),約在6時07分出現,為時約3分鐘。香港天文學會外務副會長余惠俊表示,是次日環食會先在海南和香港附近地區出現,接連到台灣、日本等地、再跨越太平洋抵達美國西岸。香港天文學會昨於尖沙嘴星光大道舉辦天文太陽觀測活動,估計過千人參加。學會亦會於網上直播整個日環食的過程。
日環食是月亮運行至太陽和地球之間,而月亮和地球距離又相對較遠,月亮剛好遮住了太陽中間的部分。但觀賞日環食現象絕不可用眼睛直視,必須用合格的太陽濾鏡。
當年明治政府不惜工本觀察
在日本,今次日環食現象也廣受注目。這是日本時隔逾百年後再觀測到日環食,共同社報道,家住東京的老照片收藏家石黑敬章,近日發現了3張1887年8月19日在新潟縣拍攝的日食照片。照片上寫有「內務屬杉山正治撮影」等,並標有英語。杉山當時是內務省下屬的陸地測量師,明治政府把1887年的日食觀測,視為「國家事業」,投入了很大力量,杉山等人員便特意在新潟縣永明寺山住了約1個月,使用焦距1400毫米的望遠鏡拍攝了日食。石黑說,「從照片可發現,不論是以前還是現在,人們對天體觀測的熱情從未改變」。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