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利率掉期下跌 恐鬧「美元荒」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21日 06:35
2012年05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美股經歷今年最悲慘的一周,標普500指數跌穿1300點收市,回望5月初的1400點水平,不禁大嘆「Sell in May」的道理果真有效。除了上周談及US IG Credit指數預示,標普500指數可能要跌至1275點才見底,現時歐元歐元兌美元拆息交叉貨幣利率掉期(EUR/USD Basis Swap)亦響警號,去年的「美元荒」可能重現。


去年歐債核心為缺美元

去年底歐債危機的核心,並不是意大利及西班牙等歐豬國在債券市場籌不到錢,而是因為歐洲銀行不能從美國「市場貨幣基金」借取美元,加上歐銀之間互不相任,令銀行融資極為困難,觸發市場恐慌,迫使聯儲局及另外5大央行建立臨時貨幣互換安排,並削減美元互換掉期利率50點子(100點子等於1厘),紓緩歐銀缺美元的窘局,而且歐央行在數月間向市場注入1萬億歐元的流動性,令危機得以暫時紓緩。


不過,好景不常,隨着歐債危機再次浮現,「美元荒」的問題似乎又會快將次降臨。歐洲銀行要取得美元,最方便快捷的途徑,是從歐銀同業市場拆借歐元短期貸款,然後再透過貨幣基準互換(Cross Currency Basis Swap)借入美元,並因此形成了「歐元兌美元拆息交叉貨幣利率掉期」(EUR/USD Basis Swap)的利率指標,當「利率掉期」的負值愈大,即顯示歐洲銀行愈難借得美元,反之亦然。


貨幣互換成本趨增 歐銀行勢危

數據顯示,「利率掉期」在去年8月起一直下跌,一度逼近負80基點,之後由於全球央行的連番救市行動,暫時紓緩了「美元荒」,「利率掉期」回升至今年3月時的負40基點水平。不過,踏入5月,情况又再急轉直下,「利率掉期」跌至4個月以來的低位,逼近負70基點,又再一次「打回原形」,重返危機時的水平(見圖)。


雖然歐央行借出的1萬億歐元足夠歐銀撐至2013年,但畢竟歐銀仍需要「廉價」美元維持正常的業務運作,借美元成本上升,仍然是歐銀的一大頭痛問題,而且經歷了LTRO後,歐銀可用的抵押品數量已經大減,透過央行借出美元的難度亦因此增加。因此,若「利率掉期」再升,歐銀恐怕又要求聯儲局主席「幫幫忙」,進一步削減美元互換掉期利率,避免出現「美元荒」。


明報記者 謝德健

逢周一、三、五刊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