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上周繼續顯著下跌,全周共計是下跌了1013點,並跌穿了19,000點水平。一時之間,悲觀氣氛是在整個市場瀰漫,港股即將崩潰之說,充斥市場。
有時想想都覺得香港今回的情况有點不公平和無辜,蓋今回出事的地方離香港很遙遠,是與香港沒多大關連的希臘,但以跌幅而言,港股的跌幅卻比歐洲和美國都要嚴重,更甚至是全球最大之一。歸根結柢,企業和股市的估值是均要由資金支持。無奈地,投資於環球股市的資金仍是大部分來自美國和歐洲,因此企業和股市的估值都受制於管理着這些資金的人怎樣看。在理論上,本港上市的企業有相對健康的資產負債表和較為可堪憧憬的增長前景,這是頗為明顯的。不過,股票市場的其中一個特徵,是它無論是看好或看淡,都總會有其理由,我們很難與之爭辯。
環球基金 視港股為提款機
慧雅的感覺是,全球最大的退休基金和環球基金們,不少對本港和亞洲企業一般也不太認識和重視。這其實也不難理解,始終從前港股在很多環球指數中所佔的比重都不大,只得百分之二三或更小,因此即使他們在這市場做得多好,這對他們整個投資組合的影響,都不會是具決定性,或甚至是無關痛癢。對他們而言,不少歐美大企業,是他們跟蹤了二、三十年的公司,而且同儕亦多投資於它們身上,因此從他們的角度看,是犯不着把大量資金押在亞洲企業上。一旦本土可能出事,他們是會先傾向把資金調回,放在他們較熟悉的企業上,又或索性放在但求保本的債券市場上。這些相信都是港股要面對的挑戰。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