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風險監控 說易行難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21日 06:35
2012年05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摩根大通(JP Morgan)因為對冲失誤,累積虧損超過20億美元, 最新消息傳來,投資總監德魯(Ina Drew)將提早退休。德魯負責的部門是CIO,CIO在不同機構不同環境代表不同的事情。在摩根大通裏面,該部門是負責管理銀行的頭寸(excess liquidity),包括執行戰略性投資。摩通在美國的零售業務做得很發達,加上評級高,吸引避險資金。結果是存款比貸款多,很多剩餘資金需要投放。


在摩通,德魯可以算是幾朝元老。她出身美國Chemical Bank,後來該行收購大通(Chase Manhattan Bank),改名為大通(Chase Bank)。大通銀行後來收購JP Morgan,改名為JP Morgan Chase。摩通的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一向以精明能幹見稱,管理手法巨細無遺。局外人相信德魯執行的投資大方向,戴蒙是完全清楚的,甚至是背後的構思者。但魔鬼在執行的細節中。


賺錢方法 以簡單取勝

CIO和交易室(俗稱炒房)是分開的,亦屬於不同系統,員工作風亦沒有交易員般的高調。報章數月前報道摩根大通綽號「倫敦鯨」的法籍交易員伊科西爾(Bruno Michel Iksil),持千億美元的倉,據聞是跟摩通對着幹的對冲基金因為不憤輸錢向傳媒「報料」。


CIO職責在有很多銀行中是由資產表管理(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ALM)和貨幣市場(Money Market)的團隊分管的。我初進交易室時,黃毛小子不識天高地厚,認為賺錢要賺得「型」,恃着三腳貓的數學根基,認為不靠用微積分方程式來賺錢,就是埋沒天份。做衍生工具交易,當然覺得Money Market是low-tech。但很快我便知道全世界持之以恒的賺錢方法都是以簡單取勝。 撇開剎那的光輝不算,交易室的錢大部分都是靠收息得來的,是貸長借短的Gapping盤也好?是坐positive carry 的basis trade也好?能賺錢的就是「好貓」。


一切禍害 由架構而起

福禍相倚,如果摩通不是那麼大,存款沒有那麼多;如果摩通不是瓣瓣都有的universal bank,有能力執行那麼複雜的「對冲」策略;今天的災難可能就不會出現。銀行屢錯屢犯,激發民憤,「Too big to fail」變了「Too big to j ail」。我不覺得銀行是商人之中最貪婪、最自私的。 一切禍害都是架構使然,與其冀望天降聖人(眾數)去改變銀行作用,不如改變制度、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有人問交易室主管,「你是怎樣管理幾百人的交易室?」 他說﹕「就像交響樂團的指揮,看似大局在他指揮棒下,但實際樂手很多時都是各自表達的」。 「風險監控」會不會是一隻永遠找不到的聖杯?


張宗永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