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樓價破97年高位 學者炒家看淡後市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19日 06:35
2012年05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數月樓價反覆向上,多個屋苑錄得新高價成交,最新公布反映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終衝破1997年的歷史高位,報103.35點。但受歐債危機重燃拖累,市場普遍看淡後市,即使一向唱好的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亦對後市有保留,認為現時應抱觀望態度。炒家陳清白更認為,本港樓價不可能長期一枝獨秀,下半年樓價勢跌一成半以上。


中原昨日公布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按周升0.45%,連續兩周合共升2.21%,最新報103.35點,升穿97年10月19日錄得的102.93點的最高紀錄,是歷史新高。該數字反映兩周前樓市實况,惟近期歐債危機重燃,對本地樓市的實際影響要待兩至三周後公布的數字才開始反映。


「蟹貨」浪翠園 仍貶值47%

資料亦顯示,多個於97年高峰期以天價開售的樓盤,樓價至今仍未「返家鄉」,其中以新地深井浪翠園最嚴重,當年平均呎價約8700元,現時屋苑平均呎價僅約4600元,經歷15年時間仍貶值47%。


樓價升穿97年高峰,施永青認為,現時樓市狀况與97年不可直接比較,當時銀行過度借貸,供款比率佔家庭入息近100%,加上當時炒風強勁;相反,現時銀行已縮減按揭比例,加上在額印措施下,買家主要為用家和長線投資者,樓市存在的風險明顯較當年低。據美聯資料顯示,於97年樓市爆煲前,供款比例一度高達93.2%,而上月底供款比例則只佔37.7%。


施永青觀望 「跌價風險不大」

對於近日歐債危機拖累港股出現「大冧市」,施永青認為,短期內對樓市應持觀望態度,估計短期內成交量會減少,但樓價下跌的風險不大。他又稱,現時歐美各國經濟仍處低潮期,估計多國央行未來仍會「放水」,資金會流入投資市場,待買家適應樓價升勢後,成交會再轉活躍。


學者炒家料至少跌一成

港大房產及建築系助理教授姚松炎則指出,港大綜合住宅即時指數(HKU-CAR)顯示,整體樓價升幅已逐步收窄,至5月14日公布的數字,樓價升勢已終止,正好反映歐債危機的影響。


他又認為,現時美元轉強、港元與美元掛鈎之下,在港買樓資金成本增加,若歐債問題短期內未能解決,本港樓價將會出現約一成的跌幅。


炒家陳清白表示,經濟因素不明朗、股市屢創新低,多國樓價都見下滑,本港樓價不可能長期一枝獨秀,認為「樓價已無水位再升,現在要避免買樓」,下半年樓價勢必調整,估計跌幅會在一成半以上,而成交量亦會持續偏低,更揚言「早兩年高價開賣嘅新盤壓力好大,特別係單幢樓,九成機會出現蝕讓潮」。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