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退休前宜買終身醫保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18日 06:35
2012年05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年紀愈大,醫療開支也隨之增加,但本港一個普遍情况是市民退休之日,也是僱主所提供的醫療保障終止之時。就此,多年前已有人發問「終身醫療保險需要嗎?」,如果有條件,還是要為自己退休後的時間「續」上一份醫療保障。


坊間的醫療計劃,多以60或65歲作為投保年齡上限,不過亦有如AIA香港的「特級『健康之寶』醫療保障計劃」、AXA安盛的「真智醫療保障」等保險供應商將投保年齡放寬至70歲,前者更作出終身續保的承諾(見表)。


AIA特級『健康之寶』 承諾終身續保

AIA香港首席市場總監李滿能表示,隨着人愈來愈長壽,香港逐漸進入老齡社會,但本港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長,私家醫院的治療費用則十分高昂,加上部分疾病(如癌症及腎衰竭等)需要長期治療,除住院和手術費外,出院後還要在家接受護理、藥物治療及定期檢查,預期長者及其家人需要承受的醫療支出不菲,醫療保障必不可缺。


他續指出,對比僱員醫療保險只提供基本住院和門診保障,市民在退休後參與個人醫療保險時,應更注重為昂貴的住院費投保。註冊財務策劃師協會創會會長施德芝則表示,投保醫療計劃時,最重要留意手術保障是否足夠,因現時一個普通手術費動輒要幾十萬元。


不過,醫療保費隨年齡加速遞增,換言之,長者享有醫療保障需要不小的一筆開支。ING Life人壽保險首席區域總監李悅富指出,相對於投資一般性醫療保險,市民不如考慮買危疾保險,因為一旦患有重大疾病,才會對家庭開支造成極大影響,一般的門診費用或住院費用開銷反而有限。事實上,近來市面上還推出一種早期嚴重疾病附加保障,投保人若不幸被確診患上受保範圍內的早期嚴重疾病時,已可向保險公司申請索償。


李悅富續指出,市民選擇終身醫療保障計劃時宜審慎考慮,因三種不同的計劃安排都無法完全做到終身保障。第一種終身醫療安排設累積賠付額上限,如投保人一生可累積的獲賠償額為200萬元,額滿後保障自動停止,與投保人年齡無關。第二種安排則是保費逐年遞增,特別是投保人年紀愈大增速愈快,後期高昂的費用可能令其自動放棄終身保障。第三種安排稱之為「平衡保費」,即保費不與年齡掛鈎,但這並非意味着不加價,因保險公司可調整全面保費水平。事實上,過往年度,許多保險公司都調整了醫療保費的整體收費標準。


被問及是否需要在年輕時投資醫療儲蓄保險,李悅富稱,不如將資金更有效利用,譬如置於更高回報的投資產品,同樣是未雨綢繆。


明報記者 王小青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