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騰訊(0700)今年首季受惠於春節假期,拉動其網遊業務。然而,近年積極轉型發展的電子商貿業務卻「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因成本高昂直接拉低毛利率,令到集團首季純利按年僅升2.8%,賺29.5億。不過,管理層對電子商貿業務充滿信心,期待憑內地龐大的客戶群及價格優勢,取得更多內地市場的份額。
昨晚在首季業績電話會議上,多名分析員對首次列入業績內的電子商貿業務甚為關注,要求管理層解釋發展計劃及整體毛利率會否持續被拖低。總裁劉熾平解釋,包括團購網、網上商城等內容的電子商貿業務仍在起步階段,暫時難以交代更多詳情。
他又指出,業務未在全國範圍推出,而除了上海之外,其他地方均將物流工作外判,令成本增加,但他認為騰訊的價格,較其他競爭者低,有望奪得更多市場份額,而日後亦會在其他地方,建設物流設施。
騰訊以價格戰打入市場,其首季電子商務收入為7.53億元,佔總收入7.8%。不過,銷售成本增加,令電子商貿的開支,竟佔收入97.2%,達到7.32億元,毛利率只得2.8%。
集團今年首季收入達到96.5億元,按年上升52.2%,但成本開支大增74.9%,令毛利率跌5.2個百分點至60.2%(見表)。結果,首季純利按年僅升2.8%,賺29.5億元,略低於市場預期,而純利按季增幅亦持續放緩(見圖)。
首季賺29.5億 純利率急跌
當中毛利率按年及按季的跌幅約5%,但純利率按年卻急跌14.7個百分點。騰訊的往績市盈率為30倍,但首季純利增長不足3%,估值是否值回票價則見仁見智。網遊及互聯網增值業務的收入有73.8億元,依然是騰訊盈利增長的主要動力,兩者收入按年均上升逾40%。主席馬化騰表示,春節假期令客戶消費意欲增加,而開放平台亦令他們更投入,故推動相關業務向上。此外,對於近期盛傳騰訊內部,將有高層的人事變動,甚至進行「大換血」。劉熾平不肯回應有關傳聞,只表示一切以公布為準。
分析員:前景仍看好
「想不到電子商貿收入會增加得這麼快,要分多項收入出來,但業務成本的確拖低盈利。」瑞穗電訊分析員盧銘雄認為,經營團購的成本較高,毛利率及純利率均會被拉低,尤其是收入仍未大得足以蓋過成本。
不過,盧銘雄仍然看好騰訊的前景,「微博、微信等或是騰訊的未來,但目前仍然看其網遊業務,至今續有增長,覺得不錯。」他指出,雖然增長幅度放慢,但純利率仍維持在30%以上,近期股價回落後,有吸納的價值,相信能守穩200元以上的水平。騰訊昨日急跌10.4元或4.5%,收報219.6元。
明報記者 岑梽豪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