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面對人民幣貸款供需冷淡之餘,去年資金外流的情况也再度重現。人行日前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4月份金融機構外匯佔款(指外匯流入中國而產生的人民幣貨幣供應)餘額為25.5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3月份減少605.71億元,是今年以來首次負增長,去年第4季外匯佔款也曾連續3個月負增長(詳見表)。
市場憂慮內地經濟增速放緩
由於早前已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內地貿易順差達到184.2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為84.0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總共約1690億元,連同外匯佔款的負增長,簡單計算當月有逾2200億元流出國外。
分析認為,外匯佔款之所以下降,因為企業與個人的外債在減少之故;事實上,人行數據指出,4月份的新增外幣貸款僅增加15億美元,規模只有3月份151億美元的十分之一。外幣貸款轉弱,正因為市場憂慮內地經濟增速放緩,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強。
國泰君安報告也指出,目前美國經濟處於穩定增長低通脹軌道,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將不利於熱錢大幅流入,預計未來外匯佔款增長仍會維持在低位。
市場憂慮內地經濟增速放緩
由於早前已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內地貿易順差達到184.2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為84.0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總共約1690億元,連同外匯佔款的負增長,簡單計算當月有逾2200億元流出國外。
分析認為,外匯佔款之所以下降,因為企業與個人的外債在減少之故;事實上,人行數據指出,4月份的新增外幣貸款僅增加15億美元,規模只有3月份151億美元的十分之一。外幣貸款轉弱,正因為市場憂慮內地經濟增速放緩,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強。
國泰君安報告也指出,目前美國經濟處於穩定增長低通脹軌道,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將不利於熱錢大幅流入,預計未來外匯佔款增長仍會維持在低位。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