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河套區建築 政府倡減高度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16日 06:35
2012年05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發展局昨日就落馬洲河套區發展計劃展開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建議合併河套區內的高新科技研究及文化創意產業土地用途,為日後規劃提供彈性,另外又回應環保團體要求,降低樓宇高度及將高架橋改為隧道,減低對動物及雀鳥的影響。


第二階段諮詢兩月

第二階段諮詢為期兩個月,至今年7月14日,發展局預料可於明年初完成規劃及工程研究,然後向立法會申請撥款,以開展前期工程,到2020年,部分高等教育設施可投入服務。


不過,發展局昨仍未有透露深港合作開發河套地區的發展模式,發言人表示,深港政府仍在商討,例如批租予私人機構的迪士尼模式,或政府有份注資的科學園模式等,目前未有定案。


政府認為應容許河套區內土地用途靈活互換,因此建議合併原來分別佔地33公頃的高新科技研究土地,及8公頃文化創意產業用途用地,提供規劃彈性。另外,最高建築物高度,由15層降至9到12層不等,整體發展密度不變,地積比率為1.37,總樓面面積120萬平方米。修訂後的發展計劃亦加入環保元素,例如東面連接古洞北新發展區的高架路部分路段改為隧道,地面會重新綠化,雀鳥可以從東面的蠔殼圍飛到后海灣。


長春社:仍嚴重破壞環境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批評修訂方案「修修補補」,損失大片濕地,對環境破壞仍然嚴重,所謂生態走廊只是狹窄通道,稍為降低樓宇高度但不減總樓面面積,亦反映政府重視發展多於環保,「為了增加土地儲備,政府不斷開發新界土地,全港有多少濕地受影響?政府『斬件』做環境影響評估,市民無法掌握整體情况」。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