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問責制推行10年至今,問責官員薪酬未作調整,當局在考慮多項因素後,建議司、局長的薪酬增加8.1%,局長月薪將由2002年制度下的29.8萬元增至32.2萬元。不過,由於2009年問責官員自願減薪5.38%,若以目前實際薪酬計算,司、局長的薪酬加幅實高達14.2%。
不檢討反而加薪 被批沒智慧
有學者批評,政府不檢討問責制,卻建議大幅加薪,是引爆政治炸彈,沒有政治智慧的表現。學者又批評政府以加薪8.1%的說法掩飾大幅加薪,局長現時月薪為28.2萬元,未來將升至32.2萬元,加幅高達14.2%。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昨公布有關建議,他說,負責檢討官員薪津的獨立委員會考慮過去10年的經濟增長、私人企業的薪酬變動,以及通脹等因素後,建議加薪15.3%,局長月薪由2002年的29.8萬元上調至34.3萬元。惟當局採取較審慎建議,包括考慮高級公務員過去10年的薪酬累積加幅為8.1%等因素,最終決定建議加薪8.1%,他形容這是「溫和」的加幅。
聲稱加8.1% 不提09年減薪
譚志源表示,司、局長的薪酬都建議加8.1%,而新設的副司長,建議的薪金是介乎司長與局長之間,每月約33萬元。副局長薪酬會劃一為局長的七成、即22.5萬元;政治助理則會大幅減薪至最多為局長薪酬的三成、即最多10萬元,實際金額視乎局長聘請多少政治助理、該政助的背景及經驗而定。由於政助大幅減薪,純粹以現行架構而言,問責官員調薪後,每年可節省約500萬元。
譚志源強調,2009年問責官員自願減薪5.38%,但政府換屆時,官員薪酬便會回復至2002年合約水平,「自願減薪不是立法會批核的一部分」。有關加薪建議有待立法會審批落實。
城巿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批評政府沒有檢討問責制成敗,卻建議司、局長大幅加薪,是引爆政治炸彈,因為實質加薪高達14.2%,「通脹都沒有這麼高,今屆官員又不是做得好」。他批評現屆政府這時推出加薪建議,是欠缺政治智慧,「臨尾拋個炸彈出來,還說順利交接」。宋立功批評官員未上場已加薪超過14%是說不過去,當局將加薪與2002年時水平計算,以加幅8.1%作掩飾。
民主黨張文光及民建聯主席譚耀宗都認為加幅可接受,因加幅只是追回過去10年的通脹,但街工梁耀忠表明反對,直言市民難以接受問責官員在權責不清情况下仍有加薪。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