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每日新知

遏止疫情乃當務之急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仍為政府當務之急,期望能遏止疫情擴散,早日恢復人員往來,開展施政報告中一系列發展經濟、促進民生的工作。   ▶️ 看不到影片點擊這裏…
港聞 2020年11月26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施政報告展現政府承擔決心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表示,施政報告充分展現行政長官和政府帶領香港重回正軌的決心和承擔。政府會堅定不移地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   ▶️…
港聞 2020年11月26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房屋署外判保安員染新型肺炎
房屋署一名富山邨富暉樓外判保安員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他也是富山邨富信樓的租戶。富暉樓和富信樓的公用地方以及富山邨屋邨管理處已全面清潔和消毒。   該名保安員值夜班,…
港聞 2020年11月26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施政報告帶領香港向前邁進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施政報告提出的措施涵蓋社會關注範疇,帶領香港向前邁進。   ▶️ 看不到影片點擊這裏 陳茂波會見傳媒時指,防疫抗疫仍是政府當前頭等大事,正如行政長官所說,…
港聞 2020年11月26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嚴控疫情 重振經濟
這份長達三萬多字的施政報告立足於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結合了香港的傳統優勢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機遇,體現了中央對特區一如既往的支持,…
港聞 2020年11月26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政府支持青年大灣區創業就業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以香港的經濟和市場規模,青年失業率料會維持雙位數字。她認為,有7,000萬人口的大灣區發展潛力十分巨大,能為香港青年提供事業發展機會。   ▶️…
港聞 2020年11月26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加強國民教育 提高教師質素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會透過不同活動,讓學生全方位認識國家發展、《憲法》和《基本法》、「一國兩制」、國家安全等,並會循多方面提高教師質素。   ▶️ 看不到影片點擊這裏 ▶…
港聞 2020年11月26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失業援助及交通費補貼延長半年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公布一系列改善民生措施,包括將政府綜援計劃下的援助失業人士特別計劃和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延長六個月,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計劃則會恆常化。   ▶️…
港聞 2020年11月26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創就業增培訓 助有志者展才華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受到全球和本港疫情影響,香港勞工市場面對巨大壓力,政府須竭力恢復經濟、開創就業機會、增加培訓和再培訓機會、加強人力配對的工作。   ▶️ 看不到影片點擊這裏…
港聞 2020年11月26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推新鐵路項目 提升交通基建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正推展多項新鐵路項目,包括東涌線延線、屯門南延線、北環線等,並會進行兩項大型運輸研究,以配合土地發展規劃、房屋供應,以及支持可持續發展。   ▶️…
港聞 2020年11月26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躍動港島南 活力滿南區
施政報告建議推行「躍動港島南」計劃,把南區打造成充滿活力、魄力、勁力,適合工作、居住、創意和消閒玩樂的地區,重點項目包括制訂海洋公園重生方案、提升區內設施等。   ▶️…
港聞 2020年11月26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加強協調 增加土地供應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增加土地供應是本屆政府工作重中之重,她將親自督導房屋土地供應的內部協調工作,確保各政策局和部門步伐一致。   ▶️ 看不到影片點擊這裏 ▶️…
港聞 2020年11月26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覓地見成果 房屋供應增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公布多項措施增加房屋供應。她說,疫情的衝擊令建築成本下調,建造界人手亦比以往充裕,實為造地建屋的大好時機。   ▶️ 看不到影片點擊這裏 ▶️…
港聞 2020年11月26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多項創新設施提升航空樞紐地位
施政報告提出多項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的措施,包括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興建多項創新設施,並推展無人駕駛運輸系統。   ▶️ 看不到影片點擊這裏 ▶️…
港聞 2020年11月26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開拓巿場 振興經濟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振興經濟措施,包括支援旅遊業、促進會展業、支援商貿和中小企、推動房託基金、推動創意產業等。   ▶️ 看不到影片點擊這裏 ▶️…
港聞 2020年11月26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繼續投資 滿足經濟民生需求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雖然經濟預期會疲弱一段頗長時間,公共開支難以持續增加,但政府會繼續投資基建,開拓土地,滿足經濟和民生需求,並會改革公營部門服務,落實利民便民措施。   ▶️…
港聞 2020年11月26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中央全力支持 為港發展添動力
自我發表2019年施政報告以來,過去一年,香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新冠疫情肆虐,加上因去年下半年社會動盪對商業活動的影響,本港經濟急速下滑,失業率持續上升,各行各業大受打擊。隨着今年6月30日…
港聞 2020年11月26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砥礪前行 重新出發
立法會主席、各位議員、各位市民:   今天我發表任內的第四份施政報告,首先要感謝本會議員、參加24節諮詢會的人士和社會大眾,為施政報告提供了大量意見,足見大家關心香港,…
港聞 2020年11月26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港珠機場合作 發揮協同效應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香港國際機場與珠海機場合作,正是善用國內國際雙循環概念,香港機場國際網絡大,珠海機場內地航空網絡毫不遜色且具發展空間,雙方未來可商討如何發揮協同效應。…
港聞 2020年11月26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提防假冒執法人員電話騙案
最近,警方收到市民查詢,指收到「+852」字頭的電話。來電者以普通話自稱香港警務處人員或其他執法機構人員,並要求受害人提供個人銀行戶口號碼及密碼等敏感資料,或指令受害人到指定地點見面。過程中,…
港聞 2020年11月25日
資料來源:
反詐騙協調中心
【港聞焦點】銀臺路增患者 有線老闆邱達昌回應確診傳聞:唔好亂寫!|灣仔兩間派對房凌晨仍營業 24人違限聚令遭票控|會所等禁跳舞 再關酒吧 演唱會可照開
文匯報 施政報告今發表 200新措將出台 料餐飲業生意跌四至五成 黃家和憂再現失業潮 觀塘官立小學爆上呼吸道感染 22學童染病 明報 17類處所強制貼「安心碼」 先鼓勵自願用…
港聞 2020年11月25日
資料來源:
文匯報、明報、東方日報、星島日報、香港01(按報章名稱筆劃排序)
80人確診 跳舞群組再增54個案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80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69宗屬本地個案,跳舞群組再增54宗個案至累計187人確診,另有十宗個案感染源頭未明;…
2020年11月25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指定娛樂場所須關閉以遏疫情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為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新一波疫情,政府決定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其中指定消閒娛樂場所必須關閉。當局也會要求食肆等指定處所提供「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二維碼,以便巿民記錄出行資料…
港聞 2020年11月25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民航處外判工人染新型肺炎
民航處一名外判工人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他在部門總部上班,負責後勤工作,無需接觸公眾。其工作地點會徹底清潔和消毒。   該名人員近期沒有外遊紀錄,…
港聞 2020年11月25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曾到七場所人士周四前須受檢
政府引用《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再次作出公告,要求11月1至23日曾到七間指明場所人士於周四或之前接受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   食物及衞生局表示,…
港聞 2020年11月25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設強制檢測 擴樣本包派發服務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為遏止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擴散,政府要求四類人士接受強制病毒檢測,並會為目標群組安排檢測服務。社區檢測中心將增至九間,測試樣本收集包派發服務也會擴展。  …
港聞 2020年11月25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特區政府強烈反駁英國報告評論
英國在11月23日發表的香港半年報告中對若干香港特區近期事態發展作出攻擊和指責,特區政府予以強烈反對,促請英國政府恪守並尊重國際法和公約慣例,避免干涉另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  …
港聞 2020年11月25日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健康焦點】早上散步助防癌|低鹽去水腫|白粥養胃
香港01 【癌症】早上散步助防癌降患乳癌27%!夜間藍光下運動增患癌風險 【減肥】去水腫低鹽仲要高碘?蝦紫菜3類食物清單紅豆水去濕排便 張敬軒 「神級早餐」白粥鹹蛋 …
健康 2020年11月24日
資料來源:
香港01、經濟日報(按報章名稱筆劃排序)
【港聞焦點】確診者補貼5000元|跳舞群組增至133人確診|林鄭:將關閉人群組集處所
文匯報 【抗擊新冠肺炎】73確診驚人 舞群佔50 昨日疫情 亞博方艙明重開收輕症 明報 5天133人 歌舞群組蔓延醫院中學 現三代傳播成最大群組 增7場所強制檢測 萬聖節前跳舞解禁…
港聞 2020年11月24日
資料來源:
文匯報、明報、東方日報、星島日報、香港01、經濟日報(按報章名稱筆劃排序)
 【港聞焦點】跳舞群組播毒 蔓延名媛雀局 5天132人中招|11‧22起確診獲$5000 政府縮骨分化港人|嫖客確診|記者直擊旺角建興鳳樓
文匯報 特區政府:英國涉港報告屬不負責任評論 單日急增73確診 跳舞群組重災 駐港公署奉勸英方:別再做干預港事的殖民舊夢 明報 5天133人 歌舞群組蔓延醫院中學 現三代傳播成最大群組…
港聞 2020年11月24日
資料來源:
文匯報、明報、東方日報、星島日報、香港01、經濟日報(按報章名稱筆劃排序)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