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每日新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由於上周末內地多個城市爆發反日遊行,為防止學生聚集示威,本周末當局嚴加戒備,在多個城市安排持槍特警巡邏,更安排學生周末上課,不得離校。然而在如此嚴控情况下,四川德陽昨天仍爆發千人反日示威…
中國 2010年10月24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廣州市繼本月初舉行各區及部門主管大接訪後,上周又舉行了一次更大規模的接訪,市委書記及市長親自接待市民,聽取投訴,承諾解决的時限及負責處理的部門。本來在亞運會前,盡量清理市民投訴,…
中國 2010年10月24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從上周五(22日)起,深圳戶籍居民可以上網申辦一年期多次往返香港簽註。申請人可上廣東省公安廳出入境政務服務網(http://www.gdcrj.com),根據提示輸入個人資料遞交申請。…
中國 2010年10月24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美國底特律一名男子周五承認收取7萬美元替中國做間諜,並企圖在中央情報局(CIA)和國務院工作蒐集情報。不過,中國駐美大使館已否認指控。據外電報道,28歲的施賴弗(Glenn…
中國 2010年10月24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颱風「鮎魚」在台灣造成12人死亡、26人失蹤後,昨日中午在福建省漳浦縣沿海登陸,成為61年來登陸福建省最遲(接近10月底)的颱風。「鮎魚」登陸強度逐漸減弱,受其影響,廣東、福建、…
中國 2010年10月24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有台灣媒體報道,雲林一個進香團不滿被困蘇花公路時,救援直升機先救大陸遊客不救台灣人。台灣總統馬英九昨到宜蘭時澄清,「完全沒有這回事」。馬英九宜蘭勘災《聯合報》報道,…
中國 2010年10月24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救援人員前日找到搭載北京遊客的弘泰旅行社遊覽巴殘骸,但車內未發現司機蔡智明與大陸領隊田園,疑遭山泥冲走。有獲救的乘客表示,司機與領隊讓遊客先逃生,自己卻來不及逃出,可能因而犧牲生命。…
中國 2010年10月24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台灣東部蘇(澳)花(蓮)公路被困的大陸遊客昨日全部脫險,但包括2名台灣導遊在內的大陸珠海團23人仍然失蹤。搜救人員發現懷疑是失蹤大陸團所搭旅遊巴的殘骸,不排除車體跌落海中,將擴大搜索範圍…
中國 2010年10月24日
港鐵有6個鐵路上蓋物業項目,因早已入則,毋須受明年4月生效的「限發水新指引」監管。本報參考圖則後發現,當中又以照片中的荃灣西站5區地盤發水較嚴重,按它在09年入的最新圖則,單是住客會所獲得寬免的樓面面積即可多達12.2萬平方呎。(余俊亮攝)(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政府明年4月起實施新指引,嚴限發水樓,但政府作為大股東的港鐵,6個車站上蓋樓盤早已入則,搭上「尾班車」發水。本報翻查有關圖則,發現當中以荃灣西站5區項目發水情况較嚴重,…
港聞 2010年10月23日
旅遊巴由16米高的天橋墜下,壓毁兩部的士,旅遊巴車頭嚴重損毁,兩部的士亦遭壓至變形。(尹錦恩攝)消防花了近1小時才把旅遊巴司機救出,司機當時已半昏迷,送院後情况危殆,暫無生命危險。(尹錦恩攝)
【明報專訊】赤鱲角機場昨發生旅遊巴墜橋驚險車禍。一輛無載客旅遊巴昨午駛至富豪機場酒店對開天橋面彎位,失控衝越3條行車線撞毁右邊欄杆,飛墜16米下的橋底壓毁的士輪候區內兩部的士,…
港聞 2010年10月23日
的士司機黃家富事發時脫了鞋,打算在的士內睡覺休息,但旅遊巴突然飛墜壓毁的士車頂,嚇得他赤腳逃生。(尹錦恩攝)的士司機羅耀明險被旅遊巴壓住,憶起與旅遊巴司機「對望」畫面,猶有餘悸。(尹錦恩攝)
【明報專訊】「的士毁爛唔緊要,我大把錢買過另一架,但真係好驚,回想旅巴司機痛苦模樣,愈想愈驚。」旅巴墜橋壓毁兩部的士,兩的士司機奇蹟絲毫無損,在後面一輛的士僥倖逃出的司機羅耀明,事後情緒未能平復,…
港聞 2010年10月23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現場所見,天橋兩旁的欄杆高約1.3米,路面車速限制為時速50公里。有專家指出,現場欄杆屬防護能力較低級別,最多只能承受私家車以時速113公里、由20度角撞擊,但上址常有旅遊巴行駛,…
港聞 2010年10月23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周三在倫敦演講時,自爆8歲時還不會閱讀,被診斷患上運動神經元疾病(肌肉萎縮症)前是「不學無術」。霍金談到妹妹4歲能閱讀,「…
國際 2010年10月23日
在施政報告公布前的周末日,康怡花園已錄業主賠訂重售個案。(樊銳昌攝)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未有就樓市落重藥,令買家加快入市步伐,多個藍籌屋苑僅約半個多月已各錄逾百宗成交,包括沙田第一城、天水圍嘉湖山莊、美孚新邨及奧運站一帶屋苑。 面對突然大幅反彈的市况,…
財經 2010年10月23日
天巒昨晚推售的11幢洋房,據稱已全數沽清,令項目累售洋房總數直逼300幢;圖為天巒2期現場。(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受颱風「鮎魚」影響,本港天氣持續不穩定,但新地(0016)旗下上水豪宅天巒,昨日傍晚如期開售11幢洋房,相關「屋仔」位於第2期萊茵河大道,面積全屬3400餘方呎,平均呎價11273元,…
財經 2010年10月23日
楊佩艮看起來柔弱嬌小,但批評特首曾蔭權的施政報告時絕不手軟,她說,若曾蔭權在眼前,她會要求對方增多資源改善基層保障,大力支持最低工資訂在33元。(余俊亮攝)
【明報專訊】楊佩艮本是寂寂無聞的社工,今年國慶日現身各大媒體,這個外表柔弱的24歲女生當日被澳門政府拒絕入境,理由竟是對「內部保安穩定構成威脅」。她擔心白色恐怖無限伸延,…
港聞 2010年10月23日
警方展開「天眼」行動時,「水房」坐館候選人廖子鳳(左)正在內地,未被拘捕,他及後賭波被內地公安拘留,才引渡回港。臥底指他曾在殯儀館說︰「我哋水房啲兄弟鞠咗躬未,未就鞠埋佢。」(何偉畧攝)
【明報專訊】警方派出「新丁」幹探混入黑幫「水房」,一年多後展開「天眼」行動拘捕前「坐館」,又透過內地公安協助,引渡一名「坐館」候選人回港,二人昨就聲稱三合會成員罪受審。 前坐館陳錦佳(55歲)…
港聞 2010年10月23日
一向為工人爭取權益的職工盟,把10個行業的鬥爭經歷合輯成《不認命的故事》,反映社會轉型與工人生活的演變。左起為鬥爭故事主角陳三才、作者葉沛渝(站立者)、前工廠女工張麗霞、作者陳惜姿、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對於搞工運的工人而言,爭取工人合理權益的成功之路可能更是無盡頭,每一次的成功過後,再要爭取下一次的成功,少點毅力也無法完成。 今年成立20周年的職工盟,…
港聞 2010年10月23日
哥哥林慧韜(左)及弟弟林慧韡(右)去年為旅發局拍攝的互動短片《宅男最後的120小時》,本月初獲瑞士一個國際電影節邀請參展,並可競逐獎項,惟他們無力支付旅費,亦不符合申請資助資格,影展夢恐難圓。(劉焌陶攝)
【明報專訊】參加國際電影展是不少電影創作人的夢想,20多歲的創作團體林氏兄弟(林慧韜及林慧韡)也不例外。他們去年為旅發局拍攝的互動遊戲短片《宅男最後的120小時》,最近獲邀參加瑞士電影節競逐殊榮,…
港聞 2010年10月23日
泛民發起「全球聯署釋放劉曉波運動」,邀請過往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響應。(陳雪玲攝)
【明報專訊】《零八憲章》發起人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但至今仍然被囚禁,其太太劉霞亦遭軟禁。本港23名泛民立法會議員在facebook發起「全球聯署釋放劉曉波運動」,發起人之一的支聯會副主席李卓人說,…
港聞 2010年10月23日
政府年前建議將尖沙嘴天星碼頭巴士總站改建為廣場,動工前將永久封閉,有油尖旺區議員建議改建為旅遊巴士上落處。(葉漢華攝)
【明報專訊】拆皇后碼頭演變成政治風波,公眾記憶猶新。政府昨日因應尖沙嘴天星碼頭巴士總站改建露天廣場,再將梳士巴利道迴旋處工程的新修訂刊憲,並再諮詢公眾。事實上,…
港聞 2010年10月23日
(圖1)(蔡方山攝)(圖2)(蔡方山攝)
【明報專訊】27歲外籍男子Brendan(圖1)昨凌晨4時許乘的士至尖沙嘴重慶大廈對開,未有付車資就跳下車,50歲的士司機李×偉立即落車追討33元車資,滿身酒氣的Brendan不單不肯付錢,…
港聞 2010年10月23日
(劉友光攝)
【明報專訊】昨午2時14分,44歲男子張×潮駕駛客貨車,載同68歲男子馮×林,沿屯門公路往九龍方向行駛,至黃金海岸對開時,客貨車失控撞及路旁水馬,再反彈回路中翻側。 張某頭及雙手受傷,…
港聞 2010年10月23日
通往環翠商場的扶手電梯,昨日發生市民跌倒意外後暫停使用,有警員到場調查。(劉友光攝)扶手電梯意外中,慘成「底層墊褥」的男子頭部受傷,包紮後送院治理。(劉友光攝)
【明報專訊】柴灣及觀塘昨早半小時內分別發生扶手電梯意外,其中,一名八旬老翁拖住孫兒乘扶手電梯往柴灣環翠商場時,失平衡往後跌倒,撞及背後的老妻,兩老雙雙人仰馬翻再撞及一男子,老翁無恙,妻子左手受傷,做…
港聞 2010年10月23日
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在港展出反應熱烈,城市電腦售票網職員昨不停在時間表上打交叉,剔走爆滿的時段。昨午4時許,絕大部分下午及晚上時段的門票已售完。(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的門票連日被市民搶購,康文署指截至昨日僅剩5%門票,建議市民若想作最後衝刺購票,應約齊親友主攻閒日上午時段的門票,因為下午及晚間均已爆滿。康文署稱,…
港聞 2010年10月23日
政府就新的市區重建策略展開諮詢,包括提出「樓換樓」安排,一班關注重建區業主權益的組織提出56項質疑,包括質疑並非真的「樓換樓」,因為舊樓業主被迫放棄高空發展權,還要在7年樓齡的補償中補上差價才能買到這些單位。他們昨戴上特首曾蔭權、發展局長林鄭月娥和市建局主席張震遠的面具上演街頭劇,諷刺有關官員不理小業主權益。(劉焌陶攝)
【明報專訊】政府提出「先租後買」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後,樓市並沒降溫迹象,中原城市領先指數連續兩周上升,分析指出,《施政報告》公布後樓市氣氛明朗,大型屋苑成交量和樓價穩步向上(見表)。…
港聞 2010年10月23日
民建聯陳鑑林指,私隱專員公署在八達通出售資料上應負最大責任,但有關言論被民主黨議員猛烈批評,更要求他就言論道歉。(葉漢華攝)民主黨涂謹申要求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商業機構轉售市民個人資料情况,但多數議員擔心調查範圍過大而反對,涂最終自行撤回動議。(葉漢華攝)
【明報專訊】民主黨劉慧卿及涂謹申昨在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上,分別要求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行會成員劉皇發涉嫌漏報買賣物業一事,以及針對八達通出售客戶資料,徹查商業機構轉移客戶個人資料情况,…
港聞 2010年10月23日
獨居於深水埗的蘇婆婆,其天台屋打風落雨就水浸。幸好颱風鮎魚雷大雨點小,但婆婆擔心她花了畢生血汗錢買入的天台屋會被清拆。(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鮎魚在維港上空擺一擺尾,令獨居於深水埗天台屋的蘇婆婆心驚膽跳。20年前,蘇婆婆和丈夫幾經辛苦籌得10萬元,買入200方呎天台屋蝸居,有屋契,多年來亦有交差餉地租。去年她向政府申請撥款維修…
港聞 2010年10月23日
樹木辦及康文署的樹木管理隊昨到香港仔壽山村道,為一棵年約30歲的鳳凰木的橫枝拉上合成纖維纜索至主幹,以免它因受風搖擺而折斷。(林振東攝)
【明報專訊】政府各部門嚴陣以待颱風鮎魚來襲,樹木管理辦事處昨指已加強巡查,修剪枯枝、加固樹木等防範塌樹的措施,並呼籲市民如懷疑樹木有問題,應向當局報告。樹木辦指出,自周三1號風球懸掛至昨午,…
港聞 2010年10月23日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超強颱風鮎魚愈游愈遠,令香港再次避過一次嚴重風災。不少市民因沒「打風假放」而失望,常說近年熱帶氣旋襲港,「臨門一腳」大多甩拖,戲言香港似有無形力量保護。本報統計,…
港聞 2010年10月23日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