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每日新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雖然內地A股及本港的國企股都因擔憂人行有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的舉措而下挫,但恒指仍能在騰訊(0700)、長實(0001)及和黃(0013)等帶動下,連續第4日上升,收市升44點,…
財經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本港股市今年仍將由政策主導,恒生銀行(0011) 投資服務處高級經理袁妙齡預計,首季港股將呈上落格局,預計恒指將徘徊於22500至25000點,假如內地通脹數據回落,…
財經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人民銀行今年以「一號文件」形式公布,鼓勵企業以人民幣作為「走出」投資的交易媒介,進一步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匯豐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兼大中華首席經濟師屈宏斌預期,…
財經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下,資金持續湧入新興市場,同時亞洲各國又維持低息環境。匯豐環球研究指出,低息環境令亞洲區內投資泡沫正在形成,警告亞洲政府在未來6個月,必須加強緊縮政策力度,…
財經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內地通脹壓力升溫,首月內銀信貸投放又勇進,以及熱錢持續流入,促使人民銀行自去年以來第7次收緊銀根,由本月2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RRR)0.5個百分點,…
財經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老牌工業股立信(0641)公布,獲國企恒天集團收購。立信控權股東兼主席方壽林,將其持有的2億股股份,以每股5元,即較收市價折讓約5%售予恒天集團,整體收購價涉10.39億元,…
財經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對冲基金兄妹以4020萬元購入創業板股份奧思知(8325)67%股權,並提出全面收購,昨日股價受消息刺激,曾升1.4倍至1.2元高位,收市升90.2%至0.97元,但成交僅40.8萬元。…
財經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中國木業(0269)主席曹忠是何許人也,能夠吸引長和系主席李嘉誠、中國人壽(2628),甚至高盛前高層設立的對冲基金,齊齊垂青呢?關鍵正正是曹忠、首長系與長實(0001)…
財經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本港首富李嘉誠轉口味炒「殼股」?以往鮮有投資「變身股」的長和系主席李嘉誠,繼去年以「超抵價」入股中聚雷天(0729)後,食髓知味,再「睇中」由首長系前高層曹忠「打骰」的中國木業(0269…
財經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中國男足很像中國政治,你一開始對它有指望時,它就沒指望了;中國政治很像中國男足,臨門一腳時,總被打回老家,最終被對方臨門一腳。  
中國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重慶忠縣挑夫(當地叫「棒棒」)鄭定祥今年元旦與僱主走失,但他想盡辦法為兩大包服裝尋找失主。其事迹在網上廣為傳播,被稱為「缺錢不缺德重慶棒棒哥」。網民紛紛協助搜尋僱主,…
中國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東莞樟木頭樟洋社區樟深大道南122號店舖前晚深夜發生火災,該幢五層半的民用住宅,火場面積約100平方米。住在裏面的一家四代12人,有3人當場死亡,有5人送院搶救無效死亡,共8死1傷。據稱…
中國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北京爆發H1N1新型流感。昨天,市衛生局首次公布,已有一例甲流重症患者,另一例危重症患者,暫無死亡病例。當局宣布30家醫院可提供治療流感的中藥「金花清感顆粒」。 截至目前,…
中國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廣東省為鼓勵科研及創新,頒發共8500萬元人民幣(約合1億港元)巨獎,其中深圳比亞迪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由「沙士英雄」…
中國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能看到在血液學研究領域後繼有人,讓我感到十分幸福。」作為上海血液學研究所首任所長,王振義在行醫之餘也先後培養了21名博士、34名碩士。現任衛生部部長陳竺就是他的得意門生之一。1978年…
中國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美國《華盛頓時報》報道,美國新一批對台售武計劃已成形,今年稍後將通知國會,其中包括令台灣現時145架F-16戰機提升性能的引擎、導彈和電子裝備,還包括相控陣列雷達以及AIM-…
中國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曾任解放軍海軍司令的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圖),昨清晨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劉華清生前因力主中國建造航空母艦,被稱為「航母之父」。 劉華清在國共內戰中屬劉伯承、…
中國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台灣金門海巡隊、海岸巡防總隊昨日凌晨驅趕一艘越界捕魚的大陸漁船時,遭到大陸漁民以石塊、竹竿攻擊,有2名海巡隊員和4名大陸漁民受傷。在台方拘捕4名大陸漁民前,漁民以無線電呼叫求援,…
中國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國家主席胡錦濤昨日向兩名中國科學家頒發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他們各獲500萬元人民幣獎金。其中著名戰機材料科學家師昌緒是中國「高溫合金之父」,為戰機研製渦輪葉片,…
中國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與「導彈之父」錢學森一樣,師昌緒也是1950年代被美國明令禁止回「紅色中國」的35名中國學者之一,但原來,1940年代國共內戰時,他就曾一度是共軍俘虜,幸好他只是普通技術人員,…
中國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中美在軍事戰略和朝鮮半島的分歧,成為近期的焦點。美國防長蓋茨訪華前後,中國頻頻「示威」:東風21-D反航母導彈、殲20戰機等紛紛露面。有北京學者擔憂,兩國在戰略武器互不退讓,處理不當,…
中國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美國一項調查發現,美國民眾認為中國是「最大威脅」和「對手」的比例升至近10年高位,僅次於兩國軍機相撞的2001年時的數據。不過,有58%美國受訪者認為應與中國加強關係,而40%…
中國 2011年01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有美國專家指出,以平價購買力計算,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無獨有偶,美國民調亦顯示,有近半民眾認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只有31%認為美國是最大經濟體,顯示在金融海嘯後,…
中國 2011年01月15日
曾蔭權昨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指政府在申亞期間「曾經被人跣低、背脊被刺到周圍都是窿」,但仍會堅持游說,他發言時更一度把視線投向官員席。(李紹昌攝)社民連一批成員昨在立法會門外舉行「反亞運火炬接力跑」,反對政府申辦亞運,認為應把資源投放在扶助弱勢社群。(林振東攝)
【明報專訊】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今日將審議申辦2023年亞運的60億元撥款,特首曾蔭權昨日盡最後努力游說,提到政府「被人跣低過、背脊被刺到周圍都是窿」,暗批曾經呼籲政府考慮申辦亞運的民建聯「轉軚」…
港聞 2011年01月14日
最少22隻白頭鵯(俗稱白頭翁)橫屍街頭,其中更有雀屍遭途經車輛輾扁。(屈俊樂攝)食環署外判承辦商穿起保護袍,將在觀塘鴻圖道撞死的雀屍檢走,並在雀屍附近噴消毒藥水。(黃雄攝)
【明報專訊】世界各地近日有多宗雀鳥離奇集體死亡事件,觀塘亦出現空降雀屍驚魂。至少22隻白頭鵯(俗稱白頭翁)雀屍,昨早被發現從觀塘數幢玻璃幕牆大廈墮下路邊,並遍佈馬路兩旁約20米路面,…
港聞 2011年01月14日
夢幻水都內的「水都餅店」設開放式廚房,遊客可現場觀賞師傅做餅手藝。(郭慶輝攝)遊客日後可於「水都餅店」訂做海洋公園特色蛋糕,為親友慶祝生日。(郭慶輝攝)
【明報專訊】海洋公園新主題區「夢幻水都」將於本月27日開幕,區內將會有全港首個水族館餐廳,客人可以近距離與5000條魚一同用膳,但要與魚共餐亦要付出代價,每人平均消費盛惠450大元。 魚缸在側 「…
港聞 2011年01月14日
消防員及警員將在柴灣環翠邨坐電動輪椅意外墮坑的老翁救起送院。箭嘴所指為事發的深坑。(雲錦鋒攝)老翁坐電動輪椅意外墮坑地方,有膠圍欄圍起。(雲錦鋒攝)
【明報專訊】柴灣昨午發生罕見連人帶電動輪椅墮坑事件,一名乘坐電動輪椅老翁在進行路邊工程路面轉彎時,疑因閃避途人失去平衡,連人帶輪椅跌落工程的深坑內,幸僅受輕傷,經送院敷治後已經出院。…
港聞 2011年01月14日
在馮滿記打工超過60年的林伯,由20多歲工作至超過80歲,笑言「有精神咪(繼續)做」。(林振東攝)馮滿記的「嗎㖘藤蓆」以人手製造,不會黏肉,在無冷氣年代銷量甚佳。(林振東攝)
【明報專訊】於1930年代經營至今的馮滿記,有各式各樣的傳統婚嫁裙褂和鳳冠霞帔,除紅噹噹的服飾外,也有出售藥油及出產自印尼的「嗎㖘藤蓆」。在該店工作逾60年的林伯說,昔日無冷氣年代,…
港聞 2011年01月14日
上海街曾經金舖林立,至今只餘下4間,包括百年老店胡和盛金行,經典「金豬牌」在店內仍有售。(林振東攝)
【明報專訊】由太子至佐敦一段的上海街,全盛時期有40多間金舖,至今只餘下4間,胡和盛金行是其中之一。胡和盛在光緒年間已開業,店內大字醒目道出「一八九二年開業」,這間百年老店,以往靠水上人光顧支持,…
港聞 2011年01月14日
經營鏡明畫框的陳家,已傳至第三代人,老闆表示有人出價過千萬元買舖,他亦不為所動。(林振東攝)
【明報專訊】談起香港最繁華的街道,不少人會立刻想起彌敦道,然而昔日聚集不少金舖、藥材舖和裙褂店的油麻地上海街,曾因避風塘而十分興旺,但隨着舊區老化而繁華不再。本土文化機構「文化葫蘆」…
港聞 2011年01月14日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