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知

【明報專訊】立法會多個事務委員會稍後會召開會議,跟進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的建議。有團體昨日請願「招聘特首」,要求政府訂定全民退休保障,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本港再增一宗甲型H1N1新型流感(豬流感)奪命個案,死者是一名年約兩歲的女童,早前在屯門醫院留醫,因病情持續惡化,周四證實不治,成為今年第33宗死亡個案,醫院對女童家人致以慰問。另外,…
港聞, 健康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人質事件死因研訊終完成所有證供,預計最快下周二有裁決。死因庭昨越洋傳召9名菲律賓證人,講述死者驗屍結果、菲警蒐證過程和法證專家結論,對於研訊主任和死因裁判官的問題,證人可謂「十問九不知…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發生瓷磚剝落的校舍,使用僅兩年多,有建造業人士相信涉及施工質量問題,懷疑工人鋪砌瓷磚前未有濕透牆身和用水浸透瓷磚,令瓷磚沒有緊黏牆身,導致瓷磚兩三年便剝落。…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根據《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觸犯賄選罪行的人,一旦被定罪,最高可監禁7年和罰款50萬元,並須向法庭繳付他或他的代理人所收取的任何賄賂價值或款額。根據《區議會條例》,…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鄉事委員會主席本身並非受薪職位,不過多年來鄉紳「爭崩頭」競逐,甚至有人不惜以身犯險,以不法途徑勢要登上寶座,是因為近年鄉村高速發展,這些職位除可接收政府第一手資料外,還可透過勢力,…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著名練馬師簡炳墀及民建聯北區區議員侯金林,前日被廉政公署拘捕,懷疑他們在本周二舉行的上水鄉事委員會選舉中,向有份投票的村長提供利益,誘使他們支持簡炳墀出任主席。據悉,有人早在選舉前,…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昨有網友發起「和服美少女之悼念日本死難者派對」,惹來大批網民炮轟「發死人財」。活動簡介寫着「今次喺玩之餘仲會為日本嘅死難者進行悼念,希望完咗今次嘅PARTY,…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中港前日出現「盲搶鹽」情况,但昨日市面已回復正常,超市、雜貨店已相繼補充食鹽貨源。不過,事件卻成國際新聞,英美報章都有報道香港及內地人搶鹽的瘋狂情况,日本人更在網上留言指中國人文化水平低…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中大生命科學院何永成教授說,輻射是高能量和強烈放射性物質,即使在核電廠的工作人員穿上4至5吋厚的保護衣,輻射仍可入侵體內,故科學上沒證據支持螺旋藻、…
健康,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奧巴馬昨表示,預期日本核輻射不會遠達美國本土。他重申,核能為美國一大能源,但亦已下令美國核子監管委員會以日本今趟事故為鑑,全面評審全國65處共104個核反應堆,制訂必要改動。…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今次G7的歷史性決定,是7國財金官員經過48小時連場討論達成。G7財長在美國時間周三早上開始連串討論,召開G7會議的法國財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周四發表的跨國研究發現,25年前在前蘇聯切爾諾貝爾核電站爆炸事故中接觸放射性碘131的人,至今患甲狀腺癌的機會仍非常高。
131青年 迄今65人患癌…
健康,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美國得到日本同意,可以出動飛機和直升機飛過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空,以高空監測系統收集輻射數據,結果顯示在核電站附近30公里外的輻射水平明顯下降。…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昨前往北京的日本駐華大使館簽署悼念冊,同行的還包括國務委員戴秉國以及外長楊潔篪。日本傳媒指,中國的政府高層如此親臨簽署悼念冊的行徑「十分罕見」。…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福島核泄漏令鄰國大為緊張,日本《讀賣新聞》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拒絕讓一架日本貨機卸貨,理由是發現貨機輻射超標,並要貨機折返。核災難令日本政府備受壓力,《每日新聞》報道,…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每年有100萬人參觀的「Aqua Marina福島」水族館,電力設施因海嘯泡水後停電失效,加上館內緊急臨時電源和燃料已在周三耗盡,館內水槽空氣、水溫調節等功能失靈,…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日本福島核危機持續,但未必人人能理解事件的因果關係,日本人在危急關頭再一次展現他們的幽默感及用漫畫講故事的能力,以一套「核小子」(nuclear boy)短片,…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印尼男子福亞迪(Zahrul Fuadi)與世紀海嘯可說甚有緣。2004年南亞海嘯時,他帶着家人逃離房屋,躲過劫難;今次日本海嘯來襲時,他幸好與家人一起到離岸20公里的地方參加研討會,…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來自青海的旅日華僑竇元珠,災後隻身騎單車、深夜冒餘震,歷時7小時跋涉百多公里,返福島縣家中營救妻女,演出親情感天動地一幕。竇元珠到日本已15年,太太6年前來日本與他團聚,生了兩個女兒。…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核危機令人心惶惶,大批居民需要撤走,有醫護人員竟拋下逾百名老人在醫院,自行逃離。在距離福島核電站10公里的大熊町雙葉醫院,自衛隊在執行疏散命令時發現128名老人被醫護拋棄,…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今次地震海嘯和核災,重挫日本旅遊業,全球各地來往日本的航班減少,包括中國在內的訪日遊客大幅下降。旅遊熱點之一的東京迪士尼樂園,由於供電不足,下周一無法如期重開,暫未宣布重開日子,…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政府昨日再增派26人的支援隊伍前往日本,由保安局副秘書長魏永捷帶領,成員包括警務處、消防處及新聞處人員,他們會進駐東京新宿京王酒店設立的臨時辦事處,協助港人返港,更會安排巴士送港人到機場…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保安局有就大亞灣核電廠及嶺澳核電站制訂應變計劃,但最近一次應變演習已是10年前,有立法會議員質疑應變計劃過時,20公里的疏散範圍亦過於寬鬆。根據保安局應變計劃,發生嚴重核事故時,…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金融時報》評論員署名文章稱,今次大地震和海嘯顯現了日本最好和最差的一面。日本核電站處理失當和隱瞞事故,以至首相沒能力穩定日人,是負面的展示。然而,日人冷靜應對天災,則展示出日本最美一面…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日本大地震引起海嘯及核災難,人心惶惶。香港精神科醫學院代表麥永接表示,據外國數據,災難受害者患上創傷後壓力症的比率有30%至40%,遠高於一般人口的5%至10%。麥永接醫生指出,…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負責向公眾講述核泄危機最新情况,有時一日內每個小時都出現,甚至一小時出現幾次。不少日本網民同情他的疲累,在網上發起「枝野長官,你睡覺吧」的呼籲,連日幾乎不眠不休的枝野…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日本東北大地震與海嘯的後遺症和創傷症候群,逐漸影響民眾,尤其許多災民開始出現「地震暈眩症」,他們受地震陰影纏擾,會無端出現地震錯覺,經常頭昏目眩、搖晃站立不穩。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
健康,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有本港核電專家指出,在今日之內(即法國專家所指的黃金48小時限期),若福島核電廠的冷卻系統仍未能連接電源,而注射海水亦沒法降低反應堆溫度,日本當局需要考慮以水泥把福島1至4號反應堆圍封,…
港聞 2011年03月19日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