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本屆外交知識競賽以「感知中國外交,體驗上海世博」為主題,五強學校英華書院、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下稱安柱中學)、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下稱李兆忠中學)、保良局董玉娣中學(下稱董玉娣中學)及浸信會呂明才中學(下稱呂明才中學)的師生,在訪問團行程中親身體驗上海世博。
大隊先到訪世博局,聽取上海世博會中國政府總代表華君鐸介紹中國的世博外交,如有破紀錄的逾200個國家及組織參展、近百名國家元首到訪、國際展覽局欣賞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關照等。華君鐸更提及「一切從世博開始」的講法,指未來世界的新方向或發明,會最先在世博出現。訪問團便透過參觀上海世博的中國館、主題館等,看到「綠色」的未來。
看電影了解中國30年變化
訪問團學生參觀過中國館後,最深刻的並非放大百倍的動畫版《清明上河圖》,而是影片《春天的故事》。影片透過一家四代的故事,表現中國30年工業化及城市化的變化,英華書院中六生何志威認同電影寫實地描述中國走向繁榮小康的歷程,還有建設綠色城市的展望,「不知能否實現,但願景令人感動」。而最觸動李兆忠中學中三生高煜喆的,則是中國館利用一整層展示低碳生活的途徑及好處,他認為這反映中國這個世界工廠追求發展的同時開始注重環保。
另一個讓學生駐足的是世博主題館。李兆忠中學學生在金木水火土的「危機之路」展區,了解5個對應項目礦藏、自然生態、水資源、能源及垃圾處理,在城市發展中對地球及人類生存環境的傷害,學生亦能聯繫到課堂上學過的污染問題,該校帶隊教師李巧欣認為這讓學生反思城市發展的好處與壞處。
回應 (0)
2024年09月26日 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