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美國經濟放緩愈益明顯之際,聯儲局一名「通脹鷹派」高層上周突轉軚高談通縮,還明言聯儲局應重推量化寬鬆政策刺激經濟,即時令市場揣測聯儲局貨幣政策正醞釀大變,下一波救市措施,即所謂「QE2」可能進入官方議事日程。這意味大家原以為已跌至甚低水平的美國短期利率,可能還要再跌。這對一眾與美元掛鈎的亞洲地區來說,新一輪資產泡沫危機恐怕又來到跟前了。
所謂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就是聯儲局透過大量印鈔,然後從市場大舉購入商業票據、國債等資產,其經濟效應是向市場注入巨額資金,令利率進一步下調,以達到刺激經濟的目的。金融海嘯後,美英一度實施這種非常規貨幣政策,令利率降至歷史新低,其後因市場回穩而暫停了。
美領先指數跌勢加劇成凶兆
然而,新近經濟數據卻不斷傳來壞消息,例如反映美國經濟前景的美國經濟周期研究所領先指數已連跌8周,而且跌勢加劇(圖1)。自1967年統計以來,該指數通常會在衰退到臨前率先發出預告,在復蘇前卻能率先上升,其準確度甚高。
差不多同一時間,擁有議息會議投票權的聯儲局理事布拉德(James Bullard),上周四突發表一篇「學術論文」,警告未來數年美國恐陷入日式通縮困境,認為聯儲局需要進一步擴大QE。他在周五接受訪問時又認為,為了美國經濟增長,有需要時應進一步採取行動。作為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的布拉德,一直都自稱是通脹鷹派(傾向優先處理通脹威脅)。他突然撰寫「論文」又受訪,市場人士懷疑,這恐怕不是什麼學術討論,而是聯儲局借他的嘴為新一波的「QE2」做勢。
加息預期大降 港憂資產泡沫
論文中,布拉德指出,避開通縮的最好的辦法,是由聯儲局買入國債(但不包括兩房等機構按揭債券)。他解釋,聯儲局早前從市場購入的大多數是機構債券,此舉難以判斷對通脹以至通脹預期的影響,建議效法英國只購入國債的量化寬鬆做法。
QE2是否會到來還屬未知數,但利率和債券市場已先行反映這一預期,例如聯邦基金利率期貨的做價,正預期明年4月底聯儲局加息至0.5厘的機會僅為27.4%,較1個月前的36.9%大降(圖2)。此外,10年期的美國國債孳息上周亦下試2.9水平,2年期的孳息更跌至0.5461厘的歷史新低。
若然美國真的依照上述劇本,趕在11月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前迫使利率進一步下調,美元匯價當然會首當其衝。接着,一眾與美元掛鈎的亞洲地區如香港等,勢必要應付新一波的資產泡沫危機。當資產價格飈升之時,大家都會拍掌的,但問題是,當價格炒到天高後,一旦泡沫爆破,其社會代價堪虞。
2024年07月08日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