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蔡冠深19歲穿水靴跑魚類批發市場,逐步接掌父親建立的「海產大王」王國,成為全港急凍海產一哥。跑到今年52歲,蔡冠深心寬了,深諳商場之道,原來不做第一名,做中游也可以很快樂。「回想起來,人生的意義不只是認叻、搵錢、爭市場佔有率。現在做了中華總商會會長,個個都做好朋友,愈來愈開心。」
新華集團以海產起家,由捕撈、運輸、批發零售一條龍服務。現時擴闊至其他食品批發,當中有我們熟悉的家樂牌雞粉、鷹粟粉。集團主席蔡冠深指各大連鎖快餐店的食品,很多由他們供應。近年,新華的業務更擴闊至房地產、證券、科技、電影、食肆(見上表)。
爭做一哥 朋友愈來愈少
52歲,還是商界的黃金年齡,但蔡冠深的心態跟年輕時已不一樣。「當時樣樣都想做好些,想排前幾名,現時覺得中游位置就好了……任何領域要做到一、二、三名,要付出很大代價才做到,做到時,朋友會少好多……少了朋友又不開心,何必呢?」
蔡冠深19歲入行,並非做「太子爺」,而是跑批發市場開始,為了守住父親蔡繼有開創的事業,埋首工作為維持市場位置。「那時候爭贏了,可能剎那高興,賺多點錢。但商場如戰場,有時可能傷了感情。」
贏得江山之後,到了30多歲,他心態已經轉變,「以前只為贏第一,個人好緊張、好憔悴,周圍猜疑,但何必呢?」
與友人聚舊,他心裏的想法更清晰,「曾經在某些範疇競爭過的人,有些老先生已不在,有些同齡的人談起來,說起以前真是無聊,為了競爭某些項目,令大家都不開心……奮鬥精神是好,但我們都經歷過來,否則我們不會做海產大王」。
有生意大家做 互惠互利
他於2008年成為最年輕的中華總商會會長,今年10月任期屆滿。他稱現在做事最希望互利,例如擔任中印軟件協會主席,幫助內地、印度的軟件商增加交流合作,又協助以色列與本港、內地促進科技合作。「現在為業界爭取(利益),個個多謝我。我現在朋友愈來愈多,反而多人與我合作,不用爭,一齊做,也不會賺少了錢。」
新華集團的業務一口氣也數不完,除了急凍海產批發,還有咖啡、紅酒、芝士,還開了一間日本餐廳。第二大類業務是地產、金融;還有科技、電影發行;在本港、越南、內地聘用數千人。
問蔡冠深忙於做慈善工作,怎樣管理這樣繁多的業務?他輕鬆地說:「其實是三項種類,第一項是勞力密集、第二項是資本密集、第三是智力密集。」食物批發是本業,做了數十年,都交給下屬處理。科技、傳媒只要監管好財政情况,便要給予空間讓管理層發揮。他較集中精力做地產發展,因為始終涉及資金較多。現時只有金融業務上市,即匯富金融(0188)。他不排除其他業務會上市,但短期未有計劃。他稱要仔細研究分拆哪些業務及上市目的為何。
做得開心 人也變得年輕
除了在商場出色,蔡冠深也獲委任不少公職,涉獵的範圍很多,人大政協、貿易發展局、藝術發展局等,被問到下一步可會考慮從政,他笑稱「留給有能力的人去做……人生好簡單,總之覺得開心就得。做得開心,就會年輕、投入,否則做到成個人殘晒」。
撰文:陳健佳、高志堅
2024年07月10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