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著名投資者索羅斯旗下基金公司擬斥資逾3億港元,購入迪拜控股公司持有的孟買證券交易所(BSE)4%股權。此舉突顯印度快速增長的金融市場日益受外國投資者垂青,亦顯示亞洲金融中心之爭更趨激烈。印度正銳意吸引「高頻」交易商進駐,擁抱這股國際金融市場新興勢力。
據報道,索羅斯(George Soros)與迪拜控股公司(Dubai Holding)的商討已進入最後階段,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計劃買入約4000萬美元(3.1億港元)BSE股份,令該交易所估值達10億美元。索羅斯與其團隊最近數月對歐美投資變得謹慎,轉而看好新興市場,印度SKS小額信貸銀行首次招股時,索羅斯的量子基金購入了30萬股股票。
根據印度法則,外國投資者最高可擁有當地交易所5%股權。今年初,多倫多投資者卡爾德威爾(Tom Caldwell)亦購入BSE小量股份。BSE受國際投資者歡迎,原因之一是總裁卡南(Madhu Kannan)着重建立交易所品牌形象,通過高層大換血和聘用具國際經驗的管理人員以提高運作透明度。BSE亦找來印度科技龍頭企業總裁來擔任交易所董事,加強交易所科技發展。
港交易速度落後 削弱競爭力
《金融時報》指出,索羅斯入股BSE,是投資者最近一系列對印度股票和衍生品交易所作策略投資的最新一宗行動。上月,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控股購入BSE競爭對手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的5%股權,涉金額1.45億美元。
印度正加緊發展新的投資工具,以及提升技術水平吸引「高頻」交易商。高頻交易是金融機構通過高端科技,以自動模式進行極快極有效的證券交易,它大幅增加了市場資金的短期流動。今年以來,東京、紐約、納斯達克、上海、新加坡和瑞士等交易所都宣布將交易系統升級,以迎合高頻交易的發展趨勢。
美國高頻交易商的每日交易量已佔市場三分之二,但這類交易在亞洲方興未艾。新加坡交易更在上月宣布打造全球最快交易系統。相比之下,本港港交所交易系統目前處理每宗交易需時0.15秒,即使明年底更新系統後,每宗交易需時仍要0.01秒,落後於一些主要交易所(表)。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早前表示,現今資訊科技發達,交易速度可決定交易所的競爭力,而高頻交易可以帶動整體交投。但他指出,本港徵收印花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這種交易的吸引力。
印效法歐美進行壓力測試
另外,為增強市場對印度銀行業的信心,印度央行昨日宣布仿效美歐金融監管機構,對國內銀行進行每年兩次的壓力測試。測試的內容包括重新評估資本水平、流動性和槓桿水平等,以檢視各銀行在未來危機中能夠承受的風險。
2024年05月06日 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