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力倡全港18區皆須為興建骨灰龕作承擔,更拋出與民居和垃圾站為鄰的選址,有建築設計師炮轟當局龕場選址擾民不智,「以為是業主立案法團『嗱嗱聲』整多200個信箱咁簡單!」反籲政府應考慮善用大嶼山興建融入自然設計風格的主題公園式大墓園,一如國際設計大師安藤忠雄為台北設計的「水之納骨堂」。建築設計師何周禮,現為市建局活化灣仔舊區專責委員會委員和房委會商業樓宇小組委員會委員,亦是香港建築師事務所商會理事,他眼見政府就骨灰龕選址民居而激起民怨有感而發﹕「無厘頭在東區休憩公園改建骨灰龕,不太深思熟慮,沙田石門更多問題,中國人觀念,生人和活人不可混在一起,這是傳統文化和忌諱,不可不理。」他批評,政府根本沒有理會墓地是慎終追遠的地方,以為18區到處興建龕位更方便市民,「他們是先人,不要當作灰!」加入靜化心靈概念 引人參觀何周禮指只要在骨灰龕設計上配合自然元素,加入靜化心靈概念,善用空間將龕位融入建築內,不但不會令人抗拒,甚至會吸引人參觀,一如外國不少名人墓園是旅遊景點,日本設計大師安藤忠雄為台北三芝鄉設計的「水之納骨堂」便是典經例子。該墓園佔地26公頃,外圍以櫻花作林,中間建有一個圓形大水池,市民走入一條穿入水池的小路到達池底入口,便是多層螺旋迴廊式墓園(見圖),此墓園目前仍在興建。何周禮說,香港要覓地興建如此墓園,遠離民居的大嶼山是理想地點,「既然之前有人倡議大嶼山可搞賭場,倒不如在當地搞一個墳場!」只要用地有兩至三個足球場般大,已足夠將散建各區的骨灰龕集而為一,加上大嶼山車路和船路也可至,交通不是大問題。香港的設計甚至可以不同顏色的花、瀑布流水等作為中心主題公園,一家人透過春秋二祭拜山,遠離煩囂,入園洗濯心靈。何強調,並非有公司欲在大嶼山發展私營龕場找他獻計,他全出於希望給先人尊嚴和安寧,他稍後會以市民身分去信回應政府的骨灰龕政策諮詢。食衛局:日後設計一定令人舒服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梁卓偉日前在沙田區議會上亦形容,台灣那個湖底的骨灰龕,被形容為骨灰龕的水立方,設計吸引,但因涉及公帑運用,不能承諾本港公營骨灰龕可興建得如此美輪美奐,不過日後骨灰龕設計一定與環境融合,令人舒服。
回應 (0)
2024年07月09日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