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是世界上死刑罪名最多的國家之一,內地傳媒報道,當局正醞釀大幅修改《刑法》,着重「少殺」、「長關」,即削減死刑罪名、控制死刑判處,同時嚴格控制減刑和保釋,令囚犯實際監禁時間更長。不過,新構思在網上引來一片罵聲,有網友認為犯罪率太高,一定要死刑才可起阻嚇作用,包括拐賣兒童、製造假藥、貪污等非判死刑不可。中國共有68種罪名可被判處極刑,是世界上死刑罪名最多的國家之一,但最常見的是故意殺人罪、搶劫罪、故意傷害罪和毒品犯罪,有44種非暴力犯罪只是「理論上」可判死刑,形同虛設。《南方周末》引述北京大學刑法學教授儲槐植說,「從世界潮流看,這麼多死刑沒有必要,對國際形象也沒有好處,不一定能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少殺長關 嚴限減刑保釋報道披露,全國人大法工委去年開始調研,得出一份刑法修改意見,可能在8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這是《刑法》自1979年頒布以來第8次大幅修改,亦是首度削減死刑罪名。新例着重於「少殺」「長關」,即減少死刑罪名、限制死刑的判處,同時嚴格限制減刑和保釋,令死緩和終身監禁的無期徒刑實際服刑不至過短。學者透露,廢除的死罪可能包括部分經濟犯罪、很少用到的「傳授犯罪方法罪」以及拐賣婦女、兒童罪,並將增加「老人不判死刑」的規定,死刑年齡上限或會定在70或75歲。有份參與修例諮詢的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教授高銘暄說,「矜老恤幼」是中國古代刑事法律中的傳統,雖然中國對老人判死刑的並不多見,但可以彰顯刑罰的人性化,體現社會文明的進步。斥脫離現實 網上一片罵聲不過,消息在內地互聯網上招致強烈反對,認為學者脫離社會現實,「這是保護罪犯?震懾罪犯?還是保護無辜、保護良民大眾?」並稱學者應聽聽人民呼聲,「現在刑罰太輕,犯罪太多,要長期嚴打,社會才安定,人民才有安全感」並稱拐賣兒童、造假等必須是死罪,對於貪官污吏的打擊更不可放鬆。
回應 (0)
2024年07月01日 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