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發展局樹木辦公室上月稱有2000棵需詳細檢查的樹木,最終只有1154棵被被納入樹木名單內。發展局解釋,因約800棵樹已完成跟進工作,當中160棵已被移除,當局無公開移除樹木的資料及原因,只稱它們的健康或結構有嚴重問題。有樹木專家形容當局「先斬不奏」,公眾無從監察有否「殺錯樹」,擔心大樹或珍貴品種的樹木已被秘密移除。發展局發言人表示,160棵因健康或結構問題嚴重、且無可行補救方法的樹木已被部門移除,以消除對公眾安全的威脅。但發言人無公開有關樹木資料,只表示因已被移除的樹木已不再構成任何風險,故無將它們納入公開予公眾的樹木名單內。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指出,公眾具知情權了解移除樹木的原因及資料,「未必棵棵都要先問公眾,但在外國,移除大樹及珍貴樹木也會公開處理」,他指政府「先斬不奏」的做法令公眾無從監察當局會否「有殺錯無放過」,「一個月前政府才叫我們等那2000棵需跟進樹木的資料,豈料叫我們等的同時,便將覺得有問題的樹斬光,怎知會否把還有得救的樹斬了?」另外,樹木名單內共有15棵樹木將被移除,本報於上周六隨詹志勇了解當中8棵樹的情况,發現其中3棵已被移除,至於剩下的5棵樹,詹志勇認為亦認同應移除,當中包括秀茂坪秀明道近聖馬太學校外斜坡的一棵台灣相思,橫跨行人路上方,詹志勇指該樹葉片數量太少,作「自救」的水橫枝亦已枯乾收縮,明顯已衰落。
回應 (0)
2024年05月09日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