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旗下業務覆蓋金融、房地產、製造業的中信集團,海外整體上市計劃終獲官方承認。
集團董事長孔丹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時,首度開腔明言正在籌劃上市事宜,為集團的多元化道路升級。他更暗示,海外上市融資金額,將不少於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勢將成為除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外,最大的中資企業上市個案。
盼加強協同效應
孔丹及集團副董事長常振明日前接受內地《新世紀周刊 》訪問,孔丹坦言,中信集團已在積極籌劃上市事宜,中信集團監事會早前給國務院的報告稱,「中信集團現在到了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
孔丹認為,通過整體上市,可以倒逼中信集團調整其發展模式,「希望把集團整體上市作為一個契機,把加強協同效應、風險管控、戰略管理及相應的資源配置,作為推動集團經營方式轉變的抓手」。
孔丹未有講明上市的時間表,但他形容,上市就是要創造一個更大的平台,讓後面的人在這個平台上帶領中信繼續往前走。他表明中信不要中央注資,只要放出海。
孔丹亦暗示了計劃的融資額,他稱,「我對一位主管領導說:『你只要放我們出去上市,中信可以再拿100億美元回來。』」
未定時間表 趁機重整旗鼓
對於上市地點的選擇,孔丹稱集團下面有一眾上市公司,「在國內的法制環境中整體上市還是不可行的,所以現在想先推動股改,看能不能擇機實現境外上市。」他直言現時尚沒法提供一個日程表,「只能說是啓動着、推動着吧。」
旗下擁9家上市公司
現時中信集團旗下業務繁多,有幾百家子公司、孫公司,即使滬、港兩地的上市公司都已有9家,孔丹明言,現時是時候作重整,他指出,以往為了資金需要,中信將旗下企業「一條一條把船放出海」,但現在「聯合艦隊必須要重新整編,每個船都要明確它的功能。」
被問到整體上市是否意味着要對旗下子公司的股權作進一步整合?例如私有化。孔丹未有明言會有何選擇,「從證券監管角度看,太多子公司上市,上面就會不太好安排了,我現在不能說是不是要對哪個機構私有化,但是各種手段只要是需要的,都可以用」。
回應 (0)
2023年09月03日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