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作品:多管齊下打造無毒校園文化
做個真正「無毒大丈夫」
學校:真鐸學校
學生:梁子健(小五)、李勇志(小六)、陳彥彤(小六)、陳梓禧(小六)
顧問教師:李凱恩
香港學生吸毒有年輕化趨勢,毒品流入校園的問題亦引起關注。真鐸學校師生在預防工作上各盡本分,打造「無毒一生」的健康文化。
該校每年透過成長課、常識時事新聞課、周會等,教導學生遠離毒害。常識科教師李凱恩表示,高年級學生曾以毒品為專題研習題目,蒐集資料時發現許多毒品「K粉」滲入玻璃碎甚至老鼠藥,他們大吃一驚。「我們就是希望學生發現問題,從而知道為何要遠離毒品。」
教師教導學生外,也不忘公餘進修,裝備自己。訓導主任潘倩芬表示:「公餘我會出席禁毒及抗毒的工作坊,又把教育局的教材套拿回學校與其他教師研究,希望多走一步,讓學生明白『一次吸毒,一世戒毒』。」
師長「電話暖流」 跟進學生表現
該校社工組亦積極參與打造無毒校園。「帶領學生參加義務活動,助他們建立正面的人生觀亦同樣重要。」他們為學生提供探訪老人院、美食籌款、社區表演等機會,讓學生體會服務的樂趣和成功感。「他們有機會發揮所長,就會向毒品說『不』。」
全面預防毒品禍害,家校合作亦不可少。該校舉辦的家長教育講座,教導家長如何關愛子女,增進親子關係;同時教家長以身作則,樹立良好榜樣,預防毒害入侵家庭。此外,教師與家長定期的「電話暖流行動」,會跟進學生在家在校的表現,適時介入。
「清新大使」以身作則抗誘惑
要打造無毒校園,學生亦需出一分力。該校高年級學生設有「清新大使」,既讓他們向低年級學生講解吸毒禍害,亦提供以身作則的機會,以主動、積極、正面態度抵抗毒品誘惑。09/10學年的清新大使陳梓禧說:「我非常喜歡擔任『清新大使』,這意義重大!當大使後,不但增強了自信,我更為建立學校『無毒文化』而自豪!」
■獲獎感受
得悉獲亞軍後,我們欣喜若狂,也不期然回想剛參賽時的狼狽和辛勞……
開始時,我們不懂分工,只在網上盲目找資料,起初還打算在文中檢視香港校園禁毒方案!後來在老師指導下,我們放棄小息時間,商討改變探討方向及報道細節,還參考了不少報章、政府文獻和一些中學的禁毒政策,充實文章內容。過程中我們遇到不少困難,但在老師的幫助下一一克服。
得到這個獎項,我們高興之餘也明白到成功並非僥倖。在此衷心感謝幫助過我們的老師和同學。
■評語
雖然只訪問了校長、師生和社工,但都是與防毒工作有關的人士,選材合理。文章條理分明,說理清楚。——陳惜姿
回應 (0)
2022年10月29日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