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在家生育的安全備受關注,其利弊未有醫學定論,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建議產婦要評估風險,只有低風險者才可選擇在家生育。本港在家生育支援不及外國,醫生指非高齡或胎位適中的低危孕婦可考慮在家生育,但仍有難產風險,要考慮緊急送院安排。
英國政策自1993年起提倡讓婦女自行選擇生育地點,當地在家生育率由1980年代低至0.9%,至2009年回升到2.7%。至於美國的在家生育率亦由2004年的0.8%升至2009年的1.09%。
助產士上門約收1.3萬
現在港提供上門接生服務的助產士收費約1.3萬元,但《助產士守則》列明,孕婦不宜在家分娩。本港統計處數字顯示,2002至2010年每年有128至270人在非醫院地點出生。負責調查在家出生及發出世紙的入境處回應,沒備存在家生育數字,其發言人口頭回覆,不會為本報查詢花「人力物力」統計。
資深助產士岑素圓表示,不特別鼓勵在家生育,因為本港支援不及外國,擬在家分娩者應評估風險,包括產婦健康、環境評估、專業及送院支援等。
廣華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梁永昌指出,無法例禁止在家生育,即使有風險,但不屬高危行動,只是有助產士協助,而產婦本身風險低,即不是高齡、沒有高血糖或高血壓等,胎位適中,便可考慮這選擇,現時一半以上產婦屬於低危。
在家生育嬰兒死亡率有爭議
不過,梁永昌指低危產婦可在生產過程中突然變高危,如難產及生產後出血,故在家生育須做足準備,家居不可距離醫院太遠,以便緊急時送院。
海外研究對在家生育未有定論,荷蘭有研究顯示低危孕婦在家生育,不會增加嬰兒死亡率,但美國有研究指嬰兒死亡率會倍增。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