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規模大位置隱 難清拆了事長青網文章

2012年02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2月15日 21:35
2012年02月15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綜合測量師等意見,唐英年今次被揭發僭建地庫,動機、性質和規模,與以往高官的僭建甚為不同。因為一般僭建也許涉及無心之失,僭建地庫則工程浩大,很可能早有計劃,難以用一時疏忽為藉口推卸責任。有律師更指出,若涉及向屋宇署呈交「假圖則」,更是干犯串謀詐騙,最高可判囚14年,並不是拆掉僭建就能了事。


特區政府多名高官去年先後被揭發旗下物業有僭建物,包括特首曾蔭權的半山物業,用玻璃密封露台;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把住宅外牆花槽改建成落地玻璃趟門等。不過,這些僭建通常只涉及細微改動;相比之下,唐英年大興土木僭建地庫,情節明顯較嚴重,而且很可能在建造大宅時就已計劃同時加建地庫,並非無心之失。


工程師﹕地庫複雜難後加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建造工程系系主任陳子明解釋,建造地庫工程複雜,技術上很難在後期才加建,因此很可能早於興建大宅時已同時建造地庫,或者至少在設計上一早為地庫預留了空間,方便後期加建。執業大律師陸偉雄指出,假設在興建大宅時,同時加建地庫,但向屋宇署呈交的圖則卻沒顯示有地庫,唐英年和建築師等都有可能干犯串謀詐騙罪。


工黨立法會議員何秀蘭直言,唐英年僭建地庫,情節較以往高官僭建嚴重得多,而且地下有違規建築,或會影響地底泥土結構,並且有可能損害毗鄰建築物的地基,構成嚴重的安全隱憂。


何秀蘭續說,以往高官僭建,如曾蔭權、蘇錦樑等,涉及的都是外露的僭建物,公眾可以在外圍目視評估,僭建情况到底有多嚴重、涉事官員有否迅速拆掉等,這些都無法避過公眾監察。這次涉及的卻是地庫,位置十分隱蔽,公眾根本無法目視;加上唐英年至今仍不肯清楚交代事件,連該地庫面積有多大,至今都無人知道,唐英年昨日更拒絕讓屋宇署人員入內檢查,市民和傳媒根本難以監察。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