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從寂寂無名到被譽為星級基金經理,劉國傑近年旗下的基金表現均跑贏同行,為他贏得市場讚譽。不過身為基督徒的他,對名與利卻處之泰然。「之前跟太太說過人生漫長,其實1年的表現並不重要。」他笑言,並不表示會「放軟手腳」,不去追求回報,只是已不會把一時的成敗得失,看得太重。
金融風暴前獲聘為基金經理
劉國傑不諱言,最初入行的動力是為了更好生活。「始終工程行頭太窄,當然有成功的人士,但相對來說,金融界發揮更好。」
他表示在前公司景順投資,他是早年最後一位受聘的基金經理。之後隨着97年金融風暴後,暫停招聘多年,對此他很感謝天主的恩德。他又表示,香港的經濟結構以金融為主,故選擇入行更加穩陣。
學工程出身 對數字很敏感
16年多的投資生涯,劉國傑坦言,曾經多次撞板及被「搵笨」而「坐艇」。他認為,身為基金經理,最重要是有常識及人格,亦要有幽默感去面對表現的得失。工程系出身,劉國傑認為自己最大優勢之一,是被大學訓練成,對數字很敏感。「在團隊中我看數字較深入,例如看市帳率(P/B)會看至小數位後1個位」。
金融風暴前獲聘為基金經理
劉國傑不諱言,最初入行的動力是為了更好生活。「始終工程行頭太窄,當然有成功的人士,但相對來說,金融界發揮更好。」
他表示在前公司景順投資,他是早年最後一位受聘的基金經理。之後隨着97年金融風暴後,暫停招聘多年,對此他很感謝天主的恩德。他又表示,香港的經濟結構以金融為主,故選擇入行更加穩陣。
學工程出身 對數字很敏感
16年多的投資生涯,劉國傑坦言,曾經多次撞板及被「搵笨」而「坐艇」。他認為,身為基金經理,最重要是有常識及人格,亦要有幽默感去面對表現的得失。工程系出身,劉國傑認為自己最大優勢之一,是被大學訓練成,對數字很敏感。「在團隊中我看數字較深入,例如看市帳率(P/B)會看至小數位後1個位」。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