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體操王子」李寧以其名字成立李寧公司(2331),創立中國本土體育品牌,業務在2008年京奧前增長快速,李寧更成為基金愛股。不過,在2010年中開始,李寧公司受到存貨過多影響增長放緩。就在此時,李寧圖以財技借殼非凡中國(8032)進軍地產界,被外界批評為不務正業。
李寧於2010年9月宣布入主非凡中國,以注入李寧股份方式進軍地產業。雖然李寧本人稱希望推動的是「體育生態社區」,但其偏離主業的做法,令外界質疑他不務正業。其後非凡中國宣布放棄收購李寧股權,令其「體育地產」大計亦宣告流產。
李寧為改善業務,大刀闊斧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推出新標誌及口號,不過去年公司公布的業績均遠遜預期,導致股價大瀉,11月底該股最低曾見5.96元,與2010年4月的最高位31.15元相比,19個月跌幅達到81%。
李寧為解決存貨問題,去年擲7.5億元人民幣回購存貨,近日宣布發行7.5億元人民幣可換股債券,引入私募基金TPG及新加坡投資公司(GIC),希望藉著TPG在零售企業的經驗挽回失地。若TPG悉數行使可換股債券,持股量將增至12.1%,而李寧持股量則會降至22.83%(圖)。
李寧於2010年9月宣布入主非凡中國,以注入李寧股份方式進軍地產業。雖然李寧本人稱希望推動的是「體育生態社區」,但其偏離主業的做法,令外界質疑他不務正業。其後非凡中國宣布放棄收購李寧股權,令其「體育地產」大計亦宣告流產。
李寧為改善業務,大刀闊斧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推出新標誌及口號,不過去年公司公布的業績均遠遜預期,導致股價大瀉,11月底該股最低曾見5.96元,與2010年4月的最高位31.15元相比,19個月跌幅達到81%。
李寧為解決存貨問題,去年擲7.5億元人民幣回購存貨,近日宣布發行7.5億元人民幣可換股債券,引入私募基金TPG及新加坡投資公司(GIC),希望藉著TPG在零售企業的經驗挽回失地。若TPG悉數行使可換股債券,持股量將增至12.1%,而李寧持股量則會降至22.83%(圖)。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