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邊境4校擴建 難解學額荒長青網文章

2012年02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2月12日 21:35
2012年02月12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北區小學面對跨境學童湧港,下學年小一最少缺400學額,教育局為應付需求,遂擴建上水及沙頭角區內的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東莞學校等4所小學,在明年9月增加共24個課室,提供逾百個學額。不過,北區區議員及校長都指出,當局無措施解決半年後新學年的燃眉之急,而有待擴建的山咀公立學校,更要改裝特別室以加開一班小一應付,有需要考慮將現有小班學額的25人增至30人,以應付短期需求。


教育局數字顯示,今年9月北區的小一學額,連同由大埔借調的學額只共約2600個,未能應付區內近3000適齡升小學童人數。北區區議員劉國勳指出,數字還未計算跨境學童數目,否則欠缺學額總數可近千。


面對北區學額荒,教育局指出已計劃在北區4所學校,包括上水東莞學校、金錢村何東學校、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及沙頭角山咀公立學校擴建,最快在2013/14學年建成共24個課室。


山咀公立學校校長蕭漢祥表示,近年愈來愈多跨境及雙非學童報校,惟目前校內每級只有一班,難接受所有申請。


學校在明年擴建完工後將增加6個課室,以及4、5個特別室作音樂、電腦學習等用途,長遠可增至每級兩班。惟遠水難救近火,為紓緩學額,校方已要求並獲批在今年9月加開一班小一,增收25名學生,為了增加班房,亦決定改建特別室,「雖然在教學上不大方便,但別無他法」。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校長朱國強指出,目前全校跨境學童數已達八成,較去年升約一成,遂擴建將由原本一層的校舍增建至3層,料可增6至7個班房以達每級兩班需求。他認為,當局在考慮跨境學童派位時,應同時將其內地住址分區,避免口岸錯配。東莞學校也將花逾2000萬元,在原址附近空地擴建,未來料可建成有24個班房的標準校舍。


議員倡重開空置村校

劉國勳認為,學校擴建只能在明年增逾百學額,無助今年至少尚缺400學額問題,認為當局不但要盡快重開空置村校,予辦學團體辦臨時學校,更應將小班學額由25人增至30人,以及改善目前跨境學童交通需要,解決北區燃眉之急。


明報記者 錢瑋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