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吸資 港醫管局也獲QFII長青網文章

2012年02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2月11日 06:35
2012年02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加速吸納海外資金投資A股及債市,中證監日前公布新一批獲得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的7間機構名單,現時資產規模逾430億元的香港醫院管理局公積金計劃亦赫然在列,是香港公營機構的公積金首次獲此資格,有市場人士稱,中國近期明顯大幅放寬外資投資內地資本市場,料未來獲得QFII資格機構會進一步多元化。


本報昨日曾致電醫管局就獲批QFII資格查詢詳情,發言人表示暫未有任何回應。不過,根據醫管局去年8月公布的公積金計劃季度報告,信託委員會已同意將人民幣資產列入投資的考慮範圍,只是由於申請QFII資格手續繁複,未能落實時間表。


醫管局公積金額逾400億

翻查資料,香港醫院管理局公積金計劃現時擁有6個投資基金,分別投資於不同地區的股票、債券及定息產品等,截至去年6月底止,6個基金資產值合共約430.14億元,其中規模最大的是主力投資股票市場的增長基金,基金資產值約212.47億元,佔整個醫管局公積金計劃比重接近一半,其最近一年回報首跌20.7%,略微跑輸市場標準。


觀察中證監批核QFII資格情况,內地自去年開始大幅放寬外資獲得投資A股市場資格審批尺度,與去年上半年僅得9間機構獲發QFII資格比較,去年中至今已有27間機構成功「過關」,其中獲資格機構更由原來以海外投資銀行、國家主權基金為主,逐漸演變成不同地區的養老或穩定投資基金,反映中國監管機構為提振內地資本市場,積極吸納海外「水源」。


恒生銀行總經理兼財資業務及投資服務主管馮孝忠認為,中證監近期積極為QFII擴容,主要是希望讓投資者組合趨多元化,因為早年透過QFII入場的機構,以投資銀行居多。加上經過去年的金融市場萎縮,不少基金已開始減少投資力度,相反退休基金、公積金一類的投資機構尚有錢在手,監管機構將資格批給他們,至少可以肯定批出的額度可獲得充分利用。


根據中證監日前公布的1月份QFII名錄,新增7間機構包括新韓法國巴黎資產運用株式會社,荷蘭家庭醫生退休基金,台灣三商美邦人壽保險、保德信證券投資信託、香港醫院管理局公積金計劃、5間境內託管銀行為匯豐銀行,其餘為韓國國民年金公團及信安環球投資,託管行則為建設銀行(見表)。


明報記者 鄧偉忠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