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台北札記﹕追殺女藝人 弱勢焦慮大爆發長青網文章

2012年02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2月11日 06:35
2012年02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日台混血女星Makiyo醉酒毒打的士司機的新聞,最近佔據了台灣所有媒體版面時段,在一片鬥臭、鬥垮的叫罵聲中,台灣民眾盡情發泄受迫害焦慮。媒體則推波助瀾炒熱新聞,從過去吹捧藝人的錦上添花者,變身為落井下石的正義使者,在消費民眾弱勢焦慮與報復情緒中博取收視率。


Makiyo毆打司機事件原只是年輕無知女藝人行為不檢、欺負弱勢的社會事件,加上外國籍、演藝圈、酒與性等高敏感度八卦要素,遂成為眾矢之的。在社會心理正常的地區,這是個只有八卦媒體會報道的題材,但在台灣卻幾乎成了為弱勢伸張正義的全民運動。


八卦新聞變伸張正義運動

台灣為弱勢爭權益的團體一直都是少數,這次突然間冒出大量支持者,除了女藝人行為過分與事件本身具備足夠的八卦要素外,主因還是一般民眾的受逼害心理焦慮症大爆發。十多年來經濟情况持續低迷,民眾實質收入下降,在生活愈來愈困難之際,卻見媒體上不斷地吹噓富人的豪奢與名人的荒唐行徑,民眾多數自認是體制下的受害者,卻不見政府有任何伸張社會實質正義之舉。


月入30萬成箭靶

最近台灣政府公布的失業率不到5%,但20至24歲年輕人的失業率則高達12%,25至29歲亦高達7%以上。這個年紀的青年月薪一般在港幣8000元以下,但以Makiyo這類型女藝人,每月節目通告費大約港幣13萬左右,加上商業演出與商品代言廣告費,月平均收入估計在港幣30萬之譜。媒體八卦節目近幾年流行找藝人大談醉後荒唐行徑,更放大青年們淪為社會弱勢的焦慮感。


女藝人酒後胡鬧打傷司機當然是嚴重錯誤,經過輿論連番炮轟,施暴者無處可逃。但這種用正義包裝八卦、實質是集體泄憤的行為已經引起許多人反省,因為此刻民眾與媒體關心的不是受害的司機,而是施暴的女藝人。媒體代替有受逼害感的民眾,對淪為過街鼠的前既得利益者施以加倍懲罰,也再次證明受害弱勢傾向於加害更弱勢者的心理學理論。這種積存於民間的戾氣不斷蔓延,恐非短時期內可以治愈。


(金柚子)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