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適齡女工減 製造業受挑戰長青網文章

2012年02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2月08日 06:35
2012年02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自中國改革開放,憑着相對廉宜的工資成本,吸引世界各地企業在內地設廠生產,減低製造成本,增強產品的競爭力,頓令中國在短短20年間成為世界工廠。不過,由於內地推行一孩政策,男女失衡問題漸趨明顯,令工廠最需要的適齡女工數目減少,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受其他新興國挑戰。


適齡女工續減少 工資成本勢上漲

根據聯合國的推算,內地15至24歲的女性數目將會由2010年的1.06億,逐步減至2015年的9200萬。除非中國的生育政策出現重大改變,否則這個數字在未來30年將持續下降,在2030年跌穿7000萬,到2050年,15至24歲的中國女性數目更會減至6000萬左右的水平(見圖),較目前大減約四成。


由於目前內地仍有大量製衣廠及電子廠,而這些工廠通常聘請15至24歲的年輕女工為主,適齡女工的數目持續減少,將會令工資成本繼續上漲,對廠方構成沉重的壓力。數字顯示,中國內地勞動力成本是東南亞國家的3至5倍,而綜合廠商運作成本是東南亞國家的1.5至4倍。


美企生產線回流 墨西哥可留意

目前中國製造業的優勢,已經由廉宜的工資,慢慢演變成良好的基建及完善的物流系統作為賣點。由於中國市場潛力龐大,外資企業未必會貿然大規模把工廠搬離內地,但邊際利潤低的平價貨及其生產程序很可能逐漸從中國撤出,目的地除了越南及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外,墨西哥也是其中一個選擇。


根據去年首11個月的數字,從墨西哥陸路運往美國的貨物重量按年增加8.7%,反而主要負責進口亞洲貨物(中國為其中主要來源)的加州長灘港的貨櫃入口數目則按年下跌0.2%,顯示美國企業很可能已逐漸把部分生產程序由中國搬回墨西哥,導致墨西哥往運美國的貨物流量大增。


其實在1990年代起,由於美國製造成本上漲,企業紛紛把工廠搬往墨西哥,主要是貪其「夠近」和「夠平」。但隨着墨西哥的人工急增,到2000年代初,墨西哥的勞動成本高中國近兩倍,遂令美國企業「棄近求遠」到中國設廠。但現時中國的工資成本上漲,平價優勢不再,企業自然希望工廠回歸至墨西哥甚至美國。所以,留意新興市場的投資者除了可買金磚四國的資產外,墨西哥也可能是一個未來數年能帶來驚喜的投資重心。


明報記者 謝德健

逢周一、三、五刊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