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廣西河池鎘污染事件成為「龍年第一污染案」而引人關注,但半個月有餘,排鎘源頭卻一直未能明確。前日,河池市宣布已拘留涉嫌違法排污的兩家企業8名相關責任人。但從之前報道看,兩家企業還都是「疑似」,證據不足。
內地著名環境法專家、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燦發對此頗感不解,他指出,半個月時間找不到「排毒」源頭,表明當地環保部門日常監督失職。
忽然超標 專家質疑
王燦發指出,按照《環保法》的要求,任何排污企業都應向環保部門申報登記排污的數量、濃度、排污去向、污染治理措施等。《水污染排放法》也禁止將鎘等重金屬物質直接排放入水體,如需排放必須經處理達標,才可以排放。在此基礎上,當地環保部門就應知道哪些企業在排污,或排污的數量有無變化。結合日常的檢測,應該很容易被發現。
王燦發認為,找出鎘污染的源頭按道理並不難,主要是找產生鎘廢水的企業,看其是否有污水處理場,如果沒有,那麼你平時都排到哪裏去了?他分析道,現在不確定的是今次污染是長期排放的結果還是一個集中大量排污的結果。若是忽然的超標,有可能是企業事故性排放,比如污水處理廠出了問題,將含鎘污水直接排放入河裏,從這次情况看,一次排放20噸鎘,應是比較大的企業。
另一種情况是平時偷偷地排放,比如廣西有很多溶洞,有可能不法廠商將含鎘的廢水排入溶洞內,一旦溶洞坍塌造成廢水瀉出。
低端工業西移 廣西人抱怨
從目前情况看,王燦發認為當地環保機構日常監督存在不力,掌握情况不明。另外他指出,廣西近年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但在環境保護方面卻跟不上,「這一兩年,我注意到中國環境年鑑上,廣西污染事件的投訴達到10萬多宗,連續位居中國第一。說明廣西伴隨經濟的高速發展,環保問題也面臨重大挑戰」。
據悉,廣西GDP連續7年增速超過12%,但環境污染事件也常見報道。公開的資料顯示,僅2001年至今,河池已發生至少3宗特大砷污染事故。
有廣西人抱怨,近年一些廣東及東南亞的低端工業向廣西遷移,帶來很多問題,空氣污染感覺比過去嚴重。
鍾鳴九
內地著名環境法專家、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燦發對此頗感不解,他指出,半個月時間找不到「排毒」源頭,表明當地環保部門日常監督失職。
忽然超標 專家質疑
王燦發指出,按照《環保法》的要求,任何排污企業都應向環保部門申報登記排污的數量、濃度、排污去向、污染治理措施等。《水污染排放法》也禁止將鎘等重金屬物質直接排放入水體,如需排放必須經處理達標,才可以排放。在此基礎上,當地環保部門就應知道哪些企業在排污,或排污的數量有無變化。結合日常的檢測,應該很容易被發現。
王燦發認為,找出鎘污染的源頭按道理並不難,主要是找產生鎘廢水的企業,看其是否有污水處理場,如果沒有,那麼你平時都排到哪裏去了?他分析道,現在不確定的是今次污染是長期排放的結果還是一個集中大量排污的結果。若是忽然的超標,有可能是企業事故性排放,比如污水處理廠出了問題,將含鎘污水直接排放入河裏,從這次情况看,一次排放20噸鎘,應是比較大的企業。
另一種情况是平時偷偷地排放,比如廣西有很多溶洞,有可能不法廠商將含鎘的廢水排入溶洞內,一旦溶洞坍塌造成廢水瀉出。
低端工業西移 廣西人抱怨
從目前情况看,王燦發認為當地環保機構日常監督存在不力,掌握情况不明。另外他指出,廣西近年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但在環境保護方面卻跟不上,「這一兩年,我注意到中國環境年鑑上,廣西污染事件的投訴達到10萬多宗,連續位居中國第一。說明廣西伴隨經濟的高速發展,環保問題也面臨重大挑戰」。
據悉,廣西GDP連續7年增速超過12%,但環境污染事件也常見報道。公開的資料顯示,僅2001年至今,河池已發生至少3宗特大砷污染事故。
有廣西人抱怨,近年一些廣東及東南亞的低端工業向廣西遷移,帶來很多問題,空氣污染感覺比過去嚴重。
鍾鳴九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