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由無限上網變成有限上網,市民應如何見招拆招?除了手機上網,本港尚有5078個地點提供Wi-Fi上網服務,惟大部分均屬電訊商的收費服務,免費Wi-Fi熱點大多設於政府場地和個別食肆,距離全城Wi-Fi仍有一段距離。有議員認為,政府應加快Wi-Fi發展步伐,讓公眾上網時有多一種選擇。
要免費上網,市民可到公園、公共圖書館等政府場地使用「WiFi通」服務,或到部分連鎖快餐店和咖啡店,但要留意上網速度未必盡如人意,且前者僅限政府場地,後者一般設有時限。港鐵亦於14個港鐵車站設iCentre以供上網,至於會否研究在車廂增設免費Wi-Fi上網,港鐵發言人僅稱,會繼續研究會否在更多車站增設iCentre。
「WiFi通」擬增設40場地
根據負責管理「WiFi通」的政府資訊科技辦公室統計,自2009年6月計劃推出以來,平均每月用戶增長率達7%,平均每日使用人數有2萬,上網次數超過3.4萬次,每名用戶平均有1至2MB的使用頻寬,較3.5G手機一般頻寬約5MB為低。
對於會否因應電訊商陸續取消無限上網計劃而增加「WiFi通」覆蓋範圍,發言人回應稱,服務目的是在人流較多的政府場地提供免費無線上網,新一代「WiFi通」會增設40個新場地,並會提升技術,提供更穩定和更快的服務。
倡港鐵車廂增設Wi-Fi
資訊科技界議員譚偉豪稱,政府應效法新加坡、台灣等地,實行全城Wi-Fi,作為港鐵大股東,亦可指示港鐵考慮在車廂增設更多Wi-Fi熱點,不論是免費或開放市場提高競爭,也可讓市民有更多選擇。他建議市民使用手機上網計劃時,應下載手機程式,監察上網用量。
若可負擔收費服務,亦可選用電訊商的Wi-Fi計劃,在其覆蓋熱點上網,收費視乎數據用量,由百多元至500多元。另部分電訊商亦提供多人共享流動上網計劃,多人分享較各自無限上網划算。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