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不少香港人辛苦工作多年,或已累積起一筆可觀的退休資金,最直接、最穩陣地為這些資金保本增值的做法,當然就是投資年金計劃。中國人壽(海外)最近便推出全港第一隻以人民幣計價的年金產品,若然人民幣中長線繼續升值,投保人有機會獲得額外的外匯收益;對於退休後想回內地生活的人士,計劃更能夠完全避免匯兌風險。
該隻以人民幣計價的年金產品名為「連年豐收人民幣保險計劃」,最低投保額為5萬元人民幣,供款期分為3、5以及10年,供款方式則分為按月、季、半年以及年。
假設投保人的投保年齡為30歲,投保額為50萬元人民幣,並且選擇10年的供款期,他每年便要作出25,300元人民幣(即每月2108.3元人民幣)的供款;如果選擇較短的3或5年的供款期,他每年則要作出77,150元人民幣(即每月6429.2元人民幣)或47,300元人民幣(即每月3941.7元人民幣)的供款。
在投保人的年齡到達60歲後,計劃便會開始派發「保證年金」,派足20年,而「保證年金」的金額,相等於投保額的6%,假設投保額為50萬元人民幣,投保人每年可以獲得3萬元人民幣(即每月2,500元人民幣)的「保證年金」。此外,計劃亦有機會提供「非保證紅利」,投保人可以選擇立即提取,或讓紅利繼續滾存生息。
最低保額5萬 供款彈性大
中國人壽(海外)市場策劃部副總經理殷樹森表示,該年金產品的銷售對象,主要是一些計劃退休後回內地生活的人士,其次是一些看好人民幣中長線升值前景的投資者。對於前者,如果他們購買的只是一般以港元或美元計價的年金產品,並以目前的兌換率作為計算未來生活費的基礎,退休時便可能大失預算,因為人民幣可能會持續升值。
假設投保人的投保年齡為40歲,計劃於60歲時退休,並回內地生活,預計到時每月需5,000元人民幣的生活費,以目前的兌換率計算,他購買的年金產品,每月便須提供約6,153元港元的「保證年金」。
不過,若然由投保時起至退休時,人民幣匯價升值一成半至兩成,年金計劃的「保證收入」便只能夠兌換成4,167至4,348元人民幣,與他當初的預算足足相差652至833元人民幣。
受惠人民幣升值
購買以人民幣計價的年金產品,則可以幫助投保人完全避免上述的匯兌風險;對於看好人民幣中長線升值前景的投資者,除計劃提供的「保證年金」以及「非保證紅利」外,亦有機會獲得額外的外匯收益。
不過「針無兩頭利」,以人民幣計價的年金產品當然也有不足之處,相比起以港元或美元計價的年金計劃,此保單的發展仍然處於初步階段,故產品選擇較少(現時只有一款,就是上述的「連年豐收人民幣保險計劃」),設計亦較簡單。例如保障方面,暫時便只提供人壽保障,一般年金計劃能夠提供的失業及危疾保障皆欠奉。
相較之下,以港元或美元計價的年金產品,發展已較成熟,故產品選擇較多,設計亦較複雜。例如可再分為「普通年金」以及「即時年金」兩種,後者於保單計劃生效後一年便會開始派發「保證年金」,匯豐的「盈達年金計劃」便屬於這一類型的計劃,而年金派發期亦可再分為「派20年」或「派至99歲」兩種,彈性較大。
明報記者 崔競文
該隻以人民幣計價的年金產品名為「連年豐收人民幣保險計劃」,最低投保額為5萬元人民幣,供款期分為3、5以及10年,供款方式則分為按月、季、半年以及年。
假設投保人的投保年齡為30歲,投保額為50萬元人民幣,並且選擇10年的供款期,他每年便要作出25,300元人民幣(即每月2108.3元人民幣)的供款;如果選擇較短的3或5年的供款期,他每年則要作出77,150元人民幣(即每月6429.2元人民幣)或47,300元人民幣(即每月3941.7元人民幣)的供款。
在投保人的年齡到達60歲後,計劃便會開始派發「保證年金」,派足20年,而「保證年金」的金額,相等於投保額的6%,假設投保額為50萬元人民幣,投保人每年可以獲得3萬元人民幣(即每月2,500元人民幣)的「保證年金」。此外,計劃亦有機會提供「非保證紅利」,投保人可以選擇立即提取,或讓紅利繼續滾存生息。
最低保額5萬 供款彈性大
中國人壽(海外)市場策劃部副總經理殷樹森表示,該年金產品的銷售對象,主要是一些計劃退休後回內地生活的人士,其次是一些看好人民幣中長線升值前景的投資者。對於前者,如果他們購買的只是一般以港元或美元計價的年金產品,並以目前的兌換率作為計算未來生活費的基礎,退休時便可能大失預算,因為人民幣可能會持續升值。
假設投保人的投保年齡為40歲,計劃於60歲時退休,並回內地生活,預計到時每月需5,000元人民幣的生活費,以目前的兌換率計算,他購買的年金產品,每月便須提供約6,153元港元的「保證年金」。
不過,若然由投保時起至退休時,人民幣匯價升值一成半至兩成,年金計劃的「保證收入」便只能夠兌換成4,167至4,348元人民幣,與他當初的預算足足相差652至833元人民幣。
受惠人民幣升值
購買以人民幣計價的年金產品,則可以幫助投保人完全避免上述的匯兌風險;對於看好人民幣中長線升值前景的投資者,除計劃提供的「保證年金」以及「非保證紅利」外,亦有機會獲得額外的外匯收益。
不過「針無兩頭利」,以人民幣計價的年金產品當然也有不足之處,相比起以港元或美元計價的年金計劃,此保單的發展仍然處於初步階段,故產品選擇較少(現時只有一款,就是上述的「連年豐收人民幣保險計劃」),設計亦較簡單。例如保障方面,暫時便只提供人壽保障,一般年金計劃能夠提供的失業及危疾保障皆欠奉。
相較之下,以港元或美元計價的年金產品,發展已較成熟,故產品選擇較多,設計亦較複雜。例如可再分為「普通年金」以及「即時年金」兩種,後者於保單計劃生效後一年便會開始派發「保證年金」,匯豐的「盈達年金計劃」便屬於這一類型的計劃,而年金派發期亦可再分為「派20年」或「派至99歲」兩種,彈性較大。
明報記者 崔競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