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疑病發斬殺上水彩園邨彩華樓保安員的重症精神病漢黃伯達,昨被警方暫落案控以謀殺罪名。本報進一步了解,疑兇兒子在案發前凌晨4時帶父親往北區醫院急症室求診,原來非因普通咳嗽難眠,而是意識到父親有幻聽等異常情况,並告之急症室護士,但急症室醫生經詳細評估後認為他無幻覺等問題,故只處方止咳藥便放他離開,不料釀成悲劇。
對於急症室醫生評估是否有誤,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嶽表示,急症室醫生用了20分鐘為該病人作檢查評估,並無發覺異常,「只是咳嗽等身體上病徵,不是精神上,故我們認為在該個階段很難判斷他有暴力傾向或犯罪行為」,但他說,遇上精神病人突發性轉變,醫護人員也防不勝防,但醫管局也會檢討整個機制有否任何步驟可做得更好。
周一嶽:醫護人員也難防
周一嶽證實,斬人案兇徒早在1990年代確診患上精神分裂症時,已由醫管局和社署跟進,此病人屬於嚴重精神分裂個案,卻非有暴力傾向類別。
不過,本報獲得資料指出,兇徒兒子在案發前的3小時,即凌晨4時帶父親到急症室,並非因為其咳嗽難眠,而是察覺到他疑有幻聽等異常表現,並將情况告之院方。
醫管局新界東醫院聯網總監馮康接受本報查詢時亦確認,該病人家人帶其往急症室求診時,有向分流護士表示病人疑有幻聽等情况,但醫院副顧問醫生為病人診斷時,特別詳細查問幻覺和被逼害的徵狀,當時病人表現平靜。
馮強調,主理的醫生並非無經驗,北區醫院稍後亦會與醫管局總部開會檢討處理嚴重精神病人須否作加強。曾在青山醫院工作的精神科醫生丁錫全坦言,病人兒子也很「醒目」,凌晨也帶懷疑異常父親往急症室求診,但今次急症室醫生把關時,為何看不到病發,需要去了解;但他承認,精神科病人發生突發事件,即使精神科醫生有時候也會「看漏眼」。
新東聯網 9護士跟1000病患
醫管局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底,新界東聯網的精神科護士人手比例,在7大聯網中排尾三,每1000名精神科病人僅有9.45名護士照顧。現時北區醫院精神科醫生和護士,分別有10名和26名,但該院的精神科門診病人則有6300人,即每1000名病人僅有4.13名精神科護士。
華員會:資源不對位 反架牀疊屋
華員會社會工作主任職系分會主席梁建雄指出,現時除綜合中心外和醫務社工外,醫管局近年亦拓展個案管理、危機介入小組等新計劃,加強支援較嚴重的社區精神康復者,當局大灑金錢卻不對位,做法「架牀疊屋」。
明報記者 陳佩儀
對於急症室醫生評估是否有誤,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嶽表示,急症室醫生用了20分鐘為該病人作檢查評估,並無發覺異常,「只是咳嗽等身體上病徵,不是精神上,故我們認為在該個階段很難判斷他有暴力傾向或犯罪行為」,但他說,遇上精神病人突發性轉變,醫護人員也防不勝防,但醫管局也會檢討整個機制有否任何步驟可做得更好。
周一嶽:醫護人員也難防
周一嶽證實,斬人案兇徒早在1990年代確診患上精神分裂症時,已由醫管局和社署跟進,此病人屬於嚴重精神分裂個案,卻非有暴力傾向類別。
不過,本報獲得資料指出,兇徒兒子在案發前的3小時,即凌晨4時帶父親到急症室,並非因為其咳嗽難眠,而是察覺到他疑有幻聽等異常表現,並將情况告之院方。
醫管局新界東醫院聯網總監馮康接受本報查詢時亦確認,該病人家人帶其往急症室求診時,有向分流護士表示病人疑有幻聽等情况,但醫院副顧問醫生為病人診斷時,特別詳細查問幻覺和被逼害的徵狀,當時病人表現平靜。
馮強調,主理的醫生並非無經驗,北區醫院稍後亦會與醫管局總部開會檢討處理嚴重精神病人須否作加強。曾在青山醫院工作的精神科醫生丁錫全坦言,病人兒子也很「醒目」,凌晨也帶懷疑異常父親往急症室求診,但今次急症室醫生把關時,為何看不到病發,需要去了解;但他承認,精神科病人發生突發事件,即使精神科醫生有時候也會「看漏眼」。
新東聯網 9護士跟1000病患
醫管局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底,新界東聯網的精神科護士人手比例,在7大聯網中排尾三,每1000名精神科病人僅有9.45名護士照顧。現時北區醫院精神科醫生和護士,分別有10名和26名,但該院的精神科門診病人則有6300人,即每1000名病人僅有4.13名精神科護士。
華員會:資源不對位 反架牀疊屋
華員會社會工作主任職系分會主席梁建雄指出,現時除綜合中心外和醫務社工外,醫管局近年亦拓展個案管理、危機介入小組等新計劃,加強支援較嚴重的社區精神康復者,當局大灑金錢卻不對位,做法「架牀疊屋」。
明報記者 陳佩儀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