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在濕地公園總會看到帶着觀鳥鏡穿梭、向市民細說花蟲鳥獸特徵和習性的義工導賞員。公園現時約有7000名登記義工,包括跟隨父母加入的8歲小學生義工關穎琳,她由最初的「怕醜妹」變成能從容面對多名大人講解的導賞員,也是公園內年紀最小的義工。
現年12歲 熟悉花蟲鳥獸
今年已12歲的穎琳自2007年起便跟隨父母加入濕地公園義工的行列,5年義工經歷令她學懂自信,由第一次教摺紙班時躲在母親背後默不作聲,到現時獨自以「姐姐導師」身分教4名小學生摺紙,以及在10多名陌生大人面前大談花蟲都可應付自如,「做義工最開心是可以認識各種不同特徵的雀仔,又教到別人。」
穎琳又雀躍地分享在學校的「威水史」﹕某天課室外大樹上有雀鳥停下避雨,陣陣叫聲引來同學關注,她一眼認出那是本港常見的「珠頸斑鳩」,隨即在同學仔驚訝神情中講解其特徵習性。
穎琳印象最深的義工活動是2008年「愛蛙年」的「動物全接觸」,她第一次親手抱起不同的蛙類,讓遊人零距離觸摸。她笑言有拖着小朋友的父母都會尖叫避開,自己反而一點也不害怕。
70歲何伯資歷最深
今年70歲的何強,則是濕地公園資歷最深、最年長的義工。自小喜歡大自然的何伯說,最高興從大自然中看到動物團體生活的溫馨畫面,「例如可見到黑臉琵鷺用長嘴互相替對方整理羽毛、搔癢,好溫馨」。
何伯自退休後除弄孫為樂,另一半時間就投入做義工,今年獲頒義工10年服務獎的他笑言「體力許可會一直做下去」。
明報記者 葉浩霖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