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西九人流勢迫爆圓方長青網文章

2012年01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1月25日 06:35
2012年01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西九文化區在2020年完成第一期建設,估計2030年前完成第二期,但運輸署的交通配套能否跟上進度是關鍵問題。西九顧問技術報告指出,其中一條連接西九與油麻地的行人天橋有可能無法趕及完成,屆時離開大型表演場地的人流,勢迫爆圓方。此外,技術報告對車流的估算,竟比2009年高鐵交通評估報告還要樂觀。公共專業聯盟成員黎廣德質疑兩報告的背後假設有分別,令人難以評估結論是否正確。


為配合西九文化區運作時的人流,西九管理局建議油麻地、環球貿易廣場及廣東道與西九文化區的連接處,興建3條高架行人道或橋樑。按技術報告的評估,當坐落西端的大型表演場地落成後,這些天橋可起疏導人流的作用。


料半小時7300人湧圓方

不過,報告指由於政府行政程序問題,連接油麻地的行人天橋需要較長時間興建,或難趕及在大型表演場地2020年啟用時建成,甚至永遠擱置,因此報告估計2020年,離開的人流會以每半小時7300人的流量湧向環球貿易廣場的天橋,並會湧進圓方,令圓方內部行人路非常擠塞。報告指出,為應付這情况,西九管理局需要再加強接駁巴士的服務以疏導人流。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認為,政府的道路改善工程應積極配合西九的時間表,避免出現場地落成後人流迫爆的狀况。


兩車流評估參差惹質疑

至於車流方面,報告認為即使西九在2030年全面運作,附近的主要擠塞點都在可應付範圍內,當中佐敦道、渡船街、柯士甸道等會較擠塞。不過,本報比較運輸署09年的高鐵工程交通評估報告,發現在8個擠塞點中,西九顧問技術報告在6個點的剩餘容量估計均較樂觀。


黎廣德指出,兩報告的假設明顯有別,因為報告沒清楚交代背後的假設數據,故難推論西九報告的評估是否合理。涂謹申亦指將來西九落成後,附近的交通將「很大鑊」,大家要有心理準備決定是否駕車前往。西九管理局發言人則強調,運輸署稍後會有更詳細的交通評估研究。


減26%停車位獲批

另外,西九管理局早前向立法會交代項目的財務可行性問題時,提出過減少停車位以減少建築成本的方案,技術報告便提到運輸署已同意西九文化區採取共用停車位的概念,從而減少26%的車位。若在辦公時間後,西九辦公室及高鐵西九龍總站的辦公室都可有五成車位共用,則西九車位可由2885個減至2130個。


【系列完】

明報記者 周展鴻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