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政府今天將發表去年總體貿易數據,料將宣布自1980年以來首次出現全年貿易逆差。《華爾街日報》形容這是「日本出口時代的終結」,日本作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強而有力的出口引擎,正在失去動力」。專家指日本31年來首錄貿易逆差,除涉天災偶然因素,也與製造業競爭力下降和人口老化有關,若日圓持續強勢、全球需求持續疲軟,今後幾年日本貿易仍將出現逆差。
強日圓遇海嘯 12月難挽逆差
過去幾十年來,憑藉強大的製造能力和出口導向型貿易政策,日本向全球市場大量出口汽車、消費電子產品和半導體零件,但這情况已成過去。過去一年的貿易數據,反映了日本製造業的低迷﹕2011年頭11個月,日本出現貿易逆差2.3萬億日圓(約300億美元),相比下,2010年則錄得全年貿易順差6.6萬億日圓。分析師指出,日本今天公布的貿易數據,幾可肯定不會顯示去年12月份日本能有足夠的龐大貿易順差,足以抵銷之前11個月的逆差。
造成日本貿易格局這一轉變的部分原因,與去年3.11地震海嘯等一次性因素有關——地震海嘯摧毁了不少工廠,造成供應鏈中斷,亦使日本很多核電站停運。但《華爾街日報》稱,地震似乎只是加快了日本企業競爭力下降的速度和趨勢。隨着日本人口老化,此趨勢幾年前就已露出端倪。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枝野幸男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亦承認,在政府不採取任何措施下,日本有可能陷入長期貿易逆差的趨勢。
人口老化 長期逆差趨勢已成
該報指出,近年來日本製造業的表現,一直輸給中國、韓國等競爭對手。這些競爭對手的產品質量,往往與日本企業的產品不相上下,但成本卻低得多。據德勤會計師行和美國競爭力委員會2010年對全球製造業高層進行的一項調查預測,受人口老化和國內生產成本上漲影響,未來幾年日本製造業的競爭力,不僅將繼續落後於發展中國家,還將落後於美國。海外市場競爭加劇,已迫使豐田、索尼等日本製造業巨頭,下調海外產品價格,日圓升值則進一步壓縮了這些企業的盈利空間。
另外,去年3.11地震海嘯引發福島核災,更導致日本全面叫停國內核能利用,間接推高了能源成本。東京電力上周便宣布,企業用戶基本電價平均上調17%。這是1980年以來首次上調,理由是公眾反對重啟核反應堆,導致東京電力更加依賴高成本的石油。
競爭力遜中韓 核災後依賴石油
瑞信一經濟分析師預計,今年日本將和去年一樣出現貿易逆差。他指若日圓兌美元匯率持續在目前歷史高位附近徘徊、能源價格持續高企和全球需求相對疲軟,日本就沒可能恢復貿易順差。若貿易逆差狀况延續,日本在不久將來可能會從資本供應國,變成淨借款國。日本國債佔GDP比例近200%,較意大利還要高,債務融資可能最終成為難題。
強日圓遇海嘯 12月難挽逆差
過去幾十年來,憑藉強大的製造能力和出口導向型貿易政策,日本向全球市場大量出口汽車、消費電子產品和半導體零件,但這情况已成過去。過去一年的貿易數據,反映了日本製造業的低迷﹕2011年頭11個月,日本出現貿易逆差2.3萬億日圓(約300億美元),相比下,2010年則錄得全年貿易順差6.6萬億日圓。分析師指出,日本今天公布的貿易數據,幾可肯定不會顯示去年12月份日本能有足夠的龐大貿易順差,足以抵銷之前11個月的逆差。
造成日本貿易格局這一轉變的部分原因,與去年3.11地震海嘯等一次性因素有關——地震海嘯摧毁了不少工廠,造成供應鏈中斷,亦使日本很多核電站停運。但《華爾街日報》稱,地震似乎只是加快了日本企業競爭力下降的速度和趨勢。隨着日本人口老化,此趨勢幾年前就已露出端倪。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枝野幸男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亦承認,在政府不採取任何措施下,日本有可能陷入長期貿易逆差的趨勢。
人口老化 長期逆差趨勢已成
該報指出,近年來日本製造業的表現,一直輸給中國、韓國等競爭對手。這些競爭對手的產品質量,往往與日本企業的產品不相上下,但成本卻低得多。據德勤會計師行和美國競爭力委員會2010年對全球製造業高層進行的一項調查預測,受人口老化和國內生產成本上漲影響,未來幾年日本製造業的競爭力,不僅將繼續落後於發展中國家,還將落後於美國。海外市場競爭加劇,已迫使豐田、索尼等日本製造業巨頭,下調海外產品價格,日圓升值則進一步壓縮了這些企業的盈利空間。
另外,去年3.11地震海嘯引發福島核災,更導致日本全面叫停國內核能利用,間接推高了能源成本。東京電力上周便宣布,企業用戶基本電價平均上調17%。這是1980年以來首次上調,理由是公眾反對重啟核反應堆,導致東京電力更加依賴高成本的石油。
競爭力遜中韓 核災後依賴石油
瑞信一經濟分析師預計,今年日本將和去年一樣出現貿易逆差。他指若日圓兌美元匯率持續在目前歷史高位附近徘徊、能源價格持續高企和全球需求相對疲軟,日本就沒可能恢復貿易順差。若貿易逆差狀况延續,日本在不久將來可能會從資本供應國,變成淨借款國。日本國債佔GDP比例近200%,較意大利還要高,債務融資可能最終成為難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