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眾投資銀行去年生意不景,裁員減薪不斷,其中歐資大行瑞信更重拾08年絕招,再次將公司擁有的一批高風險債券以及金融衍生品,當作花紅派給員工。瑞信表明,這既減少公司潛在損手風險,又維持派花紅傳統。有本港員工則指此舉乃轉嫁危機,憂慮所謂花紅隨時「得個桔」。金融海嘯餘波未了,投行收入大減,高盛、大摩等投行已紛紛削減或延遲支付花紅。
維持花紅金額 減高危資產
瑞信最新的花紅計劃,主要針對資深僱員,而普通員工則早已凍薪兼停發花紅。按瑞信行政總裁杜根(Brady Dougan)給員工的內部通知,2011年的高層花紅將由一批合成債券及金融衍生品組成。不過具體金額及規模未有披露。杜根解釋,此舉是為了「尋求員工和股東之間的利益均衡。」瑞信蘇黎世總行的發言人Suzanne Fleming接受彭博通訊社詢問時則解釋,「這是將危機由公司轉給員工」。
花紅不以現金或公司股票計算,卻代之以公司本身持有的投資產品,瑞信此舉早有前科,在08年時即曾用過,因此得以一面維持花紅額度,一面減少高危資產。
員工憂相關債券 與歐豬掛鈎
有瑞信本港的員工接受本報查詢時稱,「毒債當花紅早有傳言,所以不感意外」。他最擔心的是相關債券及金融衍生品可能主要都是與歐豬國家掛鈎的產品,「誰也看不清明年的市况,假如再來一個金融海嘯,所謂花紅就全部變廢紙,得個桔。」
杜根在內部通知中指出,將此類資產剝離對公司長遠發展極為有利。他透露,花紅債券的資產與800多個企業聯繫,「地理和工業上廣泛分佈」,這批資產並佔瑞信衍生產品總價值的18%左右。當中有約94%獲得投資評級,但是否全屬垃圾級別則未有公布。
為了降低員工風險,瑞信聲言將會承擔最初5億美金的損失。這批花紅債券9年期滿,其中瑞士法郎持有者將獲得5%的年回報,而其他地區的以美元購買的投資者將獲得6.5%回報。該回報率比起10年期美國政府債券2.1%的回報率高出不少。
杜根在通知中強調,這是一項有風險的投資,「但是,根據我們的經驗估計,最終將全額支付本金和利息」。
投行紛推遲發花紅
除瑞信外,瑞銀、大摩和高盛都紛紛減少且推遲發放花紅(見表),有分析認為,推遲花紅只會使得今年和明年的盈利空間減少,進一步影響股價;但另有分析師稱,推遲花紅使得提前離職的人員被迫放棄花紅,且反應公司看好後市。
明報記者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